第606章 尾聲 (第2/3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年之間,兩個勢力先後覆滅,另有魯國如同風中燈火,很是讓一些諸侯感到驚恐,紛紛懷念晉國當霸主的年代。
晉國雖然會欺負人,但是晉國真的會維護秩序,沒有來自晉國的鎮壓,哪有當前那些袖珍小國能倖存下來?
晉國遭到分裂的結果已經顯現,第一個稱霸的齊國竟然說滅就被滅,公族還被陳國、範國和原國趕盡殺絕,怎麼可能不讓那些弱國怕得要死。
即便是覺得有自保能力的諸侯國,他們在看到魯國的下場後,一時間沒有任何猶豫,該找大腿的就找,找到就跪下,一點都不帶猶豫。
還是那樣,他們怕,非常害怕,寧願卑躬屈膝,也不想沒有老大撐腰被人滅國。
如果說三家分晉是正式開啟大爭之世,齊國的滅亡則是列國展開激烈兼併的開端。
遭到漢國、魏國和韓國圍攻的魯國,一年的時間都撐不過去,後面還是當代魯君抱著周公的牌位出城請降,避免了都城“曲阜”的淪陷。
話說,周公的牌位怎麼在魯國?因為魯國就是周公的封國,只不過周公讓兒子伯禽治理,周公本人則是留在周王室當攝政。既然周公的子嗣在魯國,自然而然周公的牌位就該在魯國,不存在任何的毛病。
同時,儘管已經時過境遷,只要是身為諸侯,誰都要給周公一點面子,免得背上“數典忘祖”的罪名。
這個“數典忘祖”指的其實是周公指定存亡續絕的禮儀制度,並非指眾諸侯是周公的後裔。
魯國僅獨存“曲阜”而倖存,其餘疆土遭到漢國、魏國和韓國的瓜分,連帶人口和資源各種資源也是相同結果。
漢君宵本來在猶豫要不要在山東有一塊飛地,後來聽從了范蠡的規勸,還是決定在山東有一塊飛地,便於干涉周邊列國。
那麼就是說,漢國在山東列國的飛地,其實就是一塊駐軍用的軍區。
續衛國獨存一城之後,單城之國又多了一個魯國。
衛國和魯國其實很幸運,起碼國祚延續了下去,一些小國在後面就是滅亡得悄聲無息。
大肆兼併展開之後,不到五年的時間,不算衛國與魯國,諸夏大地只剩下了漢國、魏國、韓國、楚國、吳國、宋國、鄭國、陳國、範國、原國,其餘列國皆盡消失。
這些國家之中,有資格參與逐鹿的不多,其實也就漢國、魏國、楚國、吳國。
在接下來的爭鋒之中,大機率就是漢國和楚國會進行最終角逐。
不過……,那是另外的故事了。
全書完。
題外話:
其實,這本書因為成績不理想的關係被編輯催了好多次完本了。
三十萬字左右的時候一次,百萬字的時候又一次,作者一直求著繼續寫,答應編輯會在一百五十萬完結,結果一直寫到快一百六十萬字了。
真的!馬玉是我遇到最好的編輯了,很體諒寫手的不易。這本成績不理想,還願意繼續收作者的保底文,才有了《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這本可以在本書站繼續連載。
其實,另一邊催得更急,找了不下十次,給了很好的點子,奈何作者遇上一些無法訴苦的糟心事,需要更穩定的收入,因此才寫保底。
這本還有一些沒有寫完的故事,不是不想寫,是真的無法繼續寫下去了。
畢竟是保底文,寫多少真不是作者說了算,也真的不能再繼續為難編輯了。所以真的很抱歉,對意猶未盡的讀者說聲:對不起!
然後,喜歡春秋文的親們,可以到作者另一本《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來。
當然,希望大家都能來看,好讓《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的成績更過得去一些,成績好也就能夠寫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