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第2/3頁)
梨花煙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睡覺嗎?」
於是宣素秋就一步蹦到徐滄身後,見他坐下來,連忙狗腿的給他捏了兩下肩膀,嘿嘿笑道:「我就知道大人最好了。」
鄭同光很快就到了,進屋後看見宣素秋,先是一愣,接著便恢復如常,和徐滄見過禮後,便坐在一旁椅上,小丫頭上了茶,他拿起啜了一大口,才抬頭道:「不知欽差大人叫下官來,所為何事?」
「本官卷宗,發現這上面並沒有記載被縱火滅門的三家人的聯絡,鄭大人一直在蘇州為官,可知他們三家素日有沒有什麼往來?」
鄭同光眨巴了兩下眼睛,心中擂鼓似得一通跳,努力思考了好一會兒,才起身慚愧道:「回稟大人,下官慚愧,當時打聽得這三家並無往來,所以也未細查,如今想想,他們明面上雖無往來,可這暗地裡,實在說不好。」
徐滄見鄭同光十分惶恐,便嘆氣道:「也罷,不怪你,實在是相隔時間太長,若非總領全域性,很難想到這一點。」他如今是奉了聖命,調查三場大火,就這樣,先前還因為先入為主的印象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鄭同光雖然在蘇州為官十年,可一起大火當做一個案子辦,時間跨度又太大,忽略這個細節也是情有可原。
「是是是,多謝大人體恤。」鄭同光抹了抹頭上汗水,又聽徐滄道:「先前我和你說過,懷疑那提供線索的裁縫是被殺滅口,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在堂上改口,必定是有緣故,恰好那時這件大火案也是由你偵辦,你回去將當年縣衙中人的花名冊拿來,按照上面名單細細核對,凡是到如今還活著在蘇州的人員,統統報與我知。」
鄭同光疑惑道:「大人可是懷疑當年那縱火疑兇就在縣衙中,所以裁縫恐懼之下才改了口,之後又被殺人滅口?」
徐滄點點頭,想起一事又問道:「是了,這卷宗上第一場大火也就罷了,可十年前與今年的大火都明明白白寫著是縱火行兇,為什麼百姓們還聽信謠言,說是天降大火?以至於人心惶惶?連皇上和朝廷都驚動了?」
鄭同光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百姓就是這個性子。其實這兩次大火後,本官已經第一時間就張榜說明是縱火行兇,還搞了懸賞,可這人為縱火哪有天降大火那般神秘震撼?所以有那明知真相的百姓,也跟著傳播謠言,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煽動,所以下官實在是無能為力,抓也抓不過來。」
徐滄沉著臉道:「所以就任由謠言擴散嗎?鄭大人這件事辦得不好。」
鄭同光忙道:「大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若是因此抓人,明面上沒人敢亂說話,可暗地裡卻是愈演愈烈,所以下官不敢輕舉妄動啊。」
徐滄沉聲道:「剛剛鄭大人也說過,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煽動百姓,本官不要你將百姓盡數抓起,但這別有用心的人,你因何不追究?」
鄭同光一時語塞,好半晌才無奈道:「下官也讓於捕頭帶人抓過幾次,可那些賊子太過滑溜,於捕頭也算能幹的,然而幾次抓捕,卻一無所獲,加上縱火案後,蘇州地界也不太平,下官才疏學淺,忙得焦頭爛額,是下官無能。」
徐滄搖了搖頭,這鄭同光的才幹實在一般,又或者,他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有心姑息放縱?
一念及此,不由疑心大起,暗道是了,他能在蘇州這個富庶地方為官十年,豈是平庸之人?如此心機手段,會因為一起縱火案便焦頭爛額?說起來,十年前他在蘇州縣衙做縣令,恰恰第二起縱火案也是他負責的,這真的是巧合?還是有意安排?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