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莊宗李存勖(二十三) (第1/2頁)
文筆生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922年,即天佑十九年的三月丙午日,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在鎮州城下拉開了序幕。朝廷的軍隊,本以為勝券在握,卻在這一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閻寶,作為朝廷軍隊的一員大將,原本肩負著攻克鎮州的重任,卻在敵軍的猛烈反擊下,不得不退守至趙州。
那時的鎮州,已經被朝廷軍隊圍困了數月之久。城中的糧食日益短缺,居民們生活在飢餓和恐懼之中。為了徹底斷絕鎮州的出路,朝廷軍隊不僅修築了層層疊疊的營壘,將鎮州團團圍住,還決開了滹沱河的水,企圖用水流來阻斷城中的一切生機。然而,就在這看似萬無一失的圍困之下,鎮州的守軍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決心。
這一天,當朝廷的軍隊還在營壘中休整,準備迎接下一輪的攻勢時,鎮州的守軍卻突然發起了猛烈的反擊。他們像一群被逼入絕境的猛獸,不顧一切地衝向朝廷軍隊的長圍。每一個士兵都奮力死戰,彷彿要將所有的憤怒和絕望都化作力量,來打破這漫長的圍困。朝廷的軍隊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顯得手足無措,根本無法抵擋這股洶湧如潮的攻勢。最終,他們只能無奈地撤軍,放棄了原本看似穩固的防線。
鎮州的守軍在擊退了朝廷軍隊後,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乘勝追擊,毀壞了朝廷軍隊的營壘,連續數日奪取了他們的糧草。這一系列的勝利,不僅極大地鼓舞了鎮州守軍計程車氣,也讓朝廷的軍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李存勖,作為朝廷的最高統治者,在得知軍隊失利的訊息後,立即做出了反應。他任命昭義節度使李嗣昭為北面招討使,命令他率領軍隊進攻鎮州,以挽回朝廷的顏面。李嗣昭,作為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李存勖的任命,率領軍隊踏上了征途。
然而,命運卻似乎並不眷顧這位勇敢的將領。同年夏四月,就在李嗣昭率領軍隊與鎮州守軍激戰正酣時,一支流箭卻意外地射中了他。這位英勇的將領,在軍中奮戰了多年,卻最終倒在了這支無情的流箭之下。他的去世,無疑給朝廷的軍隊帶來了巨大的打擊。而天平節度使閻寶,也在同月因病去世,使得朝廷的局勢更加雪上加霜。
面對這一系列的變故,李存勖並沒有慌亂。他迅速調整戰略,任命振武節度使李存進為北面招討使,接替李嗣昭的職務。李存進,同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也明白當前的局勢有多麼嚴峻。他毅然決然地接受了李存勖的任命,決心要為朝廷奪回失去的榮耀。
然而,就在李存進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梁軍卻開始了他們的反擊。同年五月乙酉日,李存進圍攻鎮州,在東渡紮營,試圖對鎮州進行最後的攻堅。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梁將段凝卻攻陷了衛州,俘虜了刺史李存儒。
李存儒,原本只是一個演雜技的藝人,因為力氣過人而被李存勖任用為衛州刺史。然而,他卻在擔任刺史期間,徵收賦稅沒有限度,使得百姓們怨聲載道。正是因為他的貪婪和無度,才給了梁軍可乘之機。當梁軍攻陷衛州時,李存儒被俘虜,也成為了他貪婪無度的最好證明。
除了衛州的失守外,梁軍還在其他地區取得了顯著的戰果。戴思遠,作為梁軍的一員猛將,他率領軍隊攻陷了共城、新鄉等地。這一系列的勝利,使得梁軍計程車氣大振,也讓朝廷的軍隊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
《九國志·趙季良傳》中記載了一段關於李存勖和趙季良的對話,生動地反映了當時朝廷面臨的困境。當李存勖進入鄴城時,戰事頻繁,屬地租賦拖欠已久。李存勖對此深感不滿,一天,他召見了趙季良,嚴厲地責備了他。李存勖認為,作為負責賦稅的官員,趙季良應該為租賦的拖欠負責。
然而,趙季良卻並沒有因為李存勖的責備而退縮。他冷靜地回答說:“殿下何時能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