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瘤也消失了,免去手術之苦,病也全好了。
但是,另一位病情一模一樣的,因為沒有聽耿醫生的話,倒是聽了醫院的話做了手術,結果六個月就病情惡化,無治而亡。
事實上呢,被耿醫生治好的個例還是有的,不過是哪有這般神乎其神嘛,沒有這般神乎的。
大多是誇大其詞,甚至以訛傳訛而已。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理,耿醫生自己都哭笑不得。
他只是被迫成為神醫,他自己是隻想腳踏實地,施行一點力所能及的醫術,養家餬口而已。
沒了土地可種,少美夫婦就在診所裡幫忙打雜。少華讀初中就開始在縣城住校,週末才回來,家裡的生意未曾插手。
耿醫生希望少華這個耿家唯一的繼承人將來走學醫的學校,好回來繼承他的事業。
他對兒子的要求不高,就在本市讀一個衛校畢業就行了,自己再全數把醫術傳教給兒子,讓他順利接管自家診所,也足夠他一世衣食無憂,不失為一個兩全的規劃,自己也可了無遺憾了。
女兒少美和女婿都只有小學文憑,也不曾學醫,根本不具備行醫的資格。
診所不僅是耿醫生的事業,這個行業也是他一生鍾愛的行業,他很想讓唯一的兒子繼承他的醫術。
,!
無奈,少華對行醫全無興趣。考大學,考法學專業,這才是他的理想。偏偏高考落榜了,他又不願意補習,就進了糖廠。
糖廠的效益是十分豐厚的,不是誰都能隨便的進廠。少華這樣的高中生卻有優先的條件,再加上少華的姑父是糖廠的副廠長,少華進廠的事情也就簡單解決了。
開明的耿家父母自然不會強迫兒子非得按照他們的意願去走。耿家醫館如果註定只能支撐一代人,那就是它的命數吧。
好吧那就這樣吧。女兒女婿也只能是永遠打雜的角色。
將來隨著耿醫生的身退,醫館連同耿醫生的醫術都將消失。又有什麼法子呢?
移民村的移民們,無田地可種,有的進了工廠,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幹個體經商。
閒散人員多了,手裡又都捏著一筆錢。大家都沒事可做,就一堆地在移民街上支稜起拍桌子打牌。後來就有了棋牌室,茶館這些經營戶。
有那麼一段歲月裡,除了少數部分外出工作的,大部分移民都沉浸在牌桌上。隨時隨地都可以湊出來的牌局,一時間在移民街上遍地開花。
打打牌的,打小牌的,男女老少,全民參與。
打牌已經不僅僅是娛樂了,有人把它當賺錢的捷徑,像工作一樣忠於它,比工作更加積極,勤勞,起早貪黑。
幹活種地的時候,哪裡見過這麼多勤快的人呀。黑白顛倒,日夜調換的人們像是為著一個瘋狂的行業而都魔怔了。
沒有人會夜以繼日地工作,但是人們但凡身體能夠吃得消,白天晚上的不帶休息地坐在牌桌上,全神貫注下賭注,又欣喜若狂地摟錢,不僅不會有怨言,還完全地痴迷於其中。
:()一生三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