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譚軍領著我們上三樓,原來是一間展廳。
他向他叔叔介紹了餘豐和我。
我覺得譚軍還是挺懂官場規矩——餘豐是縣委副書記,我僅是一個正科級秘書。
然後,他才介紹他叔叔叫譚德明。
我們都叫譚德明為譚老師。
老師,這是一個廣泛的稱呼,特別是叫從藝的人為老師,這個絕對不會錯。比如我才參加工作那一年,協助文化局辦一場晚會。
當時宋姓歌唱家也來了,我們就叫她宋老師。
譚老師倒茶,擺水果,發煙。
我說:“您帶我們看看作品就行。”
他起身,開鎖,帶我們進入另一間房子。
一排排架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木雕作品,主要是一些菩薩,佛像,也有一些小工藝品。
我知道,只有佛像,菩薩才有市場,那些工藝品只是一種個人愛好。
我們都稱讚他手藝高超。
譚德明說:“你們喜歡就挑一個。”
餘豐說:“我媽喜歡菩薩,我下次帶她買來一個。”
聽話聽音,我知道他想要一個。
我走過去,選中了一尊觀音,暗示餘豐:“觀音可以,擺在家裡,一家平安。”
譚德明說:“不說錢,選就行。”
我立即聽懂了,說道:“譚老師的觀音雕得好,那我們都【請一尊觀音】吧。”
餘豐聽懂了,說道:“好,那我請一尊。”
這點我懂,凡是佛像,就算是買,也要說【請】。
譚老師很懂味,說道:“絕對不要錢。你們都是譚軍的領導,多教育他就行。”
說罷,就去包裝。
這時,我走到一個角落跟佩青打電話,輕聲說:“你過來接。”
他說:“我一直停在下面。”
真是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學到什麼樣的本事,這佩青不錯。
譚德明給我們包裝好,要譚軍搬下樓去。
他留我們還坐坐,我們都說還有點事情,下次一定來拜訪。
譚德明送我們到樓下,說道:
“觀音進屋,百事順暢。菩薩有心,貴人騰達。九九化數,大乘吉祥。”
說罷,向我們彎腰鞠躬。
我們才明白,這不是什麼簡單的送客,而是一道儀式。也一齊向他回禮——鞠躬如也。
上車,譚德明、譚軍叔侄倆向我們揮手。
車出老街,我對餘豐附耳道:“回去之後,你不要隨便擺出來,找個懂行的再擺。”
他點點頭,輕聲說:“我媽懂這一套。”
車進機關,先送餘豐到家,然後朝我那棟樓開去。
到了家,不過晚上八點半,下車時,我朝樓上一望,師父房間裡還亮著燈,決定等會兒去他那兒坐坐。
佩青幫我把佛像搬上去,我拿了兩包煙給他。
他連連擺手。
我虎了臉,說:“收下。”
他才接過,笑笑說:“下次,你直接打我電話就行。”
我也懶得燒茶,到師父那邊喝茶去,於是,走到對面敲門。
來開門的竟然是行遠,他吃了一驚,問道:“我找你時,你瞎燈瞎火,到哪裡去了?”
我進了門,邊走邊說:“下次就不能說瞎燈瞎火,堂堂師大畢業,說話要吉利點。”
行遠笑道:“對不起。”
師父見到是我,說道:“坐。”
然後給我倒了一杯茶,才問我做什麼去了。
我說:“譚軍邀我去他叔叔家看看,因為他叔叔是搞木雕的,我請了一尊觀音回來。”
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