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掛上電話後,寧為很快冷靜了下來。
不公平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經歷了,但像今天這次,還是給了他極為特殊的體驗。
因為以往的不公平,他大概知道是為什麼,更跟施加不公平的人有過面對面的接觸,但這一次,所有的一切都是隔空進行的,他跟魯師兄口中那位盧卡森·弗蘭德先生,從未謀面。
但這個名字從師兄口中說出來的時候,他有些印象。
猶記得學習偏微分方程的時候,教授曾經提到過這個名字,更多的就沒有了。
開啟百度,寧為將這個名字輸入進去,很快便得到了反饋結果。
顯然這的確是為業界的大佬,1994年菲爾茲獲獎者之一,成就是偏微分方程,其提出的一些數學方法已經被列入了各國高校偏微分方程的教材。
另外這位先生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終生榮譽教授、美國數學協會副會長、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數學聯盟委員會委員……
一系列的頭銜差點把寧為晃花了眼。
如果不是那封主編的郵件,寧為覺得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竟然能跟這種應該活在課本里的人物扯上聯絡。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這種層級的大佬級人物大概也很難影響到一個世界級頂刊的主編。
瞭解過這位傳說中數學大佬的生平,寧為再次將論文仔細檢查了一遍。
其實這位數學界的大佬有一點說的沒錯,如果他這篇論文真的有論證不嚴謹的地方,貿然刊載的確會對整個學界影響不利,尤其是他這種提出了一些新的數學思想跟解決方法的論文。如果隔一段時間才被證明錯誤,那麼這期間該領域所有引用了寧為這篇論文的其他論文,都會受到極大負面影響。
這也是數學類期刊稽核更為嚴格且每年刊載的論文數量都不算太多的原因。
畢竟你不能相信有人能透過引用一個錯誤的東西,最終卻得出了正確的結果,這種巧合也許會有,但不屬於崇尚嚴謹的科學研究範疇。
再次將論文完整檢查了一遍,更改了幾個語法錯誤之後,寧為開啟了《自然》的投稿系統,第二次給這家世界級的期刊投稿。
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寧為已經在心裡打定主意,未來也要給這位盧卡森•弗蘭德好好上一課。
當然,這還需要些時間。
做完這一切之後,寧為沒有立刻休息,而是從電腦裡調出了湍流演算法的原始碼。
感謝盧卡森·弗蘭德給他上的這一課,讓他明白了即便是在學術界也不是每個人都像他想象中的那麼美好、那麼值得尊敬,所以在投下一篇針對湍流演算法且需要用到演算法原始碼的論文之前,很有必要做一些防範。
他還在計劃著給別人上課,可不想被人再給他上第二課。
更別提學術圈尚且能如此之苟,那麼具體到了應用,那可是真正跟一個產業跟現實利益直接掛鉤的技術,如果繼續實誠,大概下場就是被吃得連渣渣都不剩,還會無話可說。
所謂專利、所謂著作權,更多的只能防住君子。畢竟哪怕人家真侵權了,他也沒那個時間跟精力去跟人打官司,科研人沒那麼閒。
所以只能讓自己先把小人做足了。
魯師兄舉的那個例子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也還好魯師兄那位朋友遇到了個有良心的導師,如果換了個心黑點的導師,大概會直接被吃到屍骨無存吧?
當然,在原始碼中做手腳其實極為考驗功底的。
如果人家真想盜用某個軟體產品的原始碼,自然會有許多工程師先將這些程式碼分析透徹了,才會開始下一步。
既然並不是所有的論文審稿人都值得信任,那麼這一步不但要做,還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