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刀俎魚肉 (第3/5頁)
晶晶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糧,以備長沙再戰之用。
六月二十二日,李通、桓階至零陵,太守劉度見長沙已下,遂歸降,為安子民,我仍令劉度為太守,駐守零陵。
六月二十五日,為緩解長沙兵力單薄之急,我著慕沙從廬陵徵調四千越族精兵到長沙,會合原先的六千餘將士,合兵一萬,共御強敵。
七月初,斥候送來急報,蒯越從江陵再起大軍七萬,南征長沙,這一次蒯越親自坐鎮指揮,在長沙至漢壽、江陵一線,沿途佈下約三萬精兵,以防止我軍再施故伎,襲毀糧草,不過蒯越如此佈置,雖然穩妥但卻行軍緩慢,這給了我軍從容佈防的時間,看來他是想期望依靠人數上的優勢來打一場持久戰贏得勝利,這是我所不願的。
我軍兵少,不可能象蒯越這般重兵守衛補給線,為防止敵軍可能的偷襲,我從長沙守軍中抽出二千精兵,交與李通指揮,讓他以攸縣為中心,守衛桂陽至長沙這一條輜重線。
蒯越是否真的想靠著兵力上的優勢與我持久的耗下去嗎?我苦苦思索。
這對雙方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
因為在我們周圍,有太多的敵手,袁術、曹操、乃至孫策都在等著看我們兩敗俱傷的好戲。
可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現在看蒯越在兵力部署上也沒什麼異動情況啊!
「長沙——桂陽——零陵――廬陵——豫章,這是我軍所賴以支撐的五個點,如果你是蒯越,會選擇哪一個點下手?」我俯坐在城牆之上,用小石子劃出這樣一條紅線,自言自語道。
徐庶站在我邊上揉了揉發酸的腿,他愛好潔靜,不欲效我坐在城磚上,道:「此線若蛇,長沙、豫章為兩頭,此為蛇之頭尾,若擊之可伸縮取捨;桂陽、零陵、廬陵為蛇之腰身七寸,此要害也,我若蒯越,當在三點中擇取一點而攻之!」
我問道:「桂陽、零陵、廬陵皆遠離江陵,處我軍之腹地,蒯越若攻,彼兵何來?」
黃忠聽我二人一對一答,道:「桂陽今由子揚代守,零陵有劉度世鎮,又有李通引兵策應,當無破綻可尋,廬陵——!」
黃忠這兩個字剛一出口,我與徐庶幾乎同時大叫一聲:「廬陵危矣!」
這時慕沙剛好從城下趕過來,看見我二人如此情狀,催問道:「廬陵乃我越族聚居之地,何會有劉表之兵?」
我急道:「此非劉表之兵,慕沙,你立即率三千精兵趕回廬陵,晚了我恐廬陵已生變矣!」
這次為了對付蒯越大軍,我從廬陵新調了四千山越兵,這些將士加上先前的三千士卒多是從慕沙所屬的廬陵部選拔,現在這七千餘將士一抽走,廬陵空虛,若有哪一個部落起兵發難,則廬陵危急,更可怕的是,廬陵若失,則我軍與豫章的聯絡將被完全切斷,揮師荊南之時我留在豫章的兵力本就不多,加之又要守衛彭澤、石印山兩處要塞,守衛豫章城計程車卒極少,倘若山越叛軍北攻豫章,則後果不堪設想……。
彷彿是為了證明我的猜想似的,這時從城下急跑過來一名斥候兵,未及近前,就大聲喊道:「廬陵急報!」
我心裡咯噔一下,瞧這名斥候滿面塵土,身上還有處處凝結的血塊,定是血戰後撕殺出來報訊的,廬陵真的生變了——。
我忙接過斥候呈上的絹書,開啟一看,卻是廬陵郡丞鄭渾的求救書信。
六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四千廬陵部將士走後的第四天,山越十部中的第二大部落舊城部在都尉費棧的鼓動下,聯合其餘八部中的六部,共起族兵三萬叛變,現叛軍已將廬陵城團團圍困,城中情形十萬火急,若不及時派兵增援,廬陵將不保矣!
鄭渾並非祿祿之輩,昔日豫章一戰孫賁兵圍番陽數日,鄭渾尤能據守不懈,今書信中透出來的意思卻是著急萬分,想是廬陵現已無兵可守,鄭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