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喜促織小瞻基遇險 愛士卒大皇帝食素(2) (第2/3頁)
鍾月玄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有十幾個劫匪僥倖逃出城去, 幾十騎明軍在後面猛追。老哈剌的第三路還沒有接應上,劫走朱瞻基的謀劃就落空了。
老哈剌親率的五百騎兵埋伏在了城外通往西山的山路上。遠遠望見只有十幾個騎兵倉 惶回來,就感到情勢不妙,近了,哪有朱瞻基的影子,心中的怒火陡然升起,撤不是,進不是, 又見來了不多的追兵,立即動了殺機,待明軍靠近,放過自己的人馬,惡虎撲食般殺了出 去。哪知,明軍卻掉頭往回跑。怎麼也是和大明撕破臉了,老哈剌毫不猶豫地追了上去。 結果卻撞進了明軍數千人馬的埋伏中,小半個時辰就被解決了,死了三百人,近二百人被 俘,武藝精湛的老哈剌竟被流矢射死。
這一切安排都要歸功於身膺戶、兵等四部院差事的輔臣夏原吉。
他同意了朱瞻基出去走走,卻沒有放鬆對皇長孫的警戒。除了皇長孫身邊的幾個人, 又在他周圍暗布了十幾個衛士,每個城門內暗伏了五百官兵,這才有了朱瞻基被救的一幕。 此外,皇上帶大兵北進,為防北京出現意外,又從燕山左、右、前、後衛各調兩千官軍分 紮在城外東西南北四面通衢的隱蔽處,設便衣流動哨,一旦有警,立刻出擊。皇宮外還有 一支兩千餘人的騎兵隨時可以調動,可謂縝密有加。
永樂回到北京,聽說皇長孫遇險,勃然大怒,立刻就要把留輔的夏原吉下到獄中,把長孫身邊的伴當殺掉。朱瞻基知道是自己闖的禍,小小年紀竟不知從哪兒冒出了一個天大的主意,他對皇帝說,是自己故意在那裡觀看鬥促織,引誘老哈剌下山,再將叛寇一舉殲 滅。永樂哪裡相信,長孫卻一再堅持,問他怎麼引誘的,又說不上來。永樂也明白了他的愛敬大臣之意,敢於擔當,心中更加喜愛。思來想去,卻總覺得此事太過蹊蹺,瞭解了事情的前前後後,將老哈剌部的俘虜一個個審問,竟審出了和漢王的瓜葛,真是豈有此理, 漢王遠在南京,幾日之內又如何攙和到北京的事裡來?恰好順天府府尹楊忝奏事,說前些日在郊外發現了一具被人從背後捅死的無名屍,俘虜中竟有人認出是給老哈剌送信的。
朱瞻基好奇,也讓李謙看了一眼,李謙一眼認出了死者是和他一起進宮的小太監,永樂初年被撥到趙王府當差。事情至此真相大白,顧晟第一個被抓,雖全都攬在自己身上, 趙王自然脫不了干係。高燧哭天搶地,大喊冤枉,然人證俱在,焉能抵賴。永樂殺顧晟, 褫奪高燧親王冠服,削掉兩個護衛,囚於府內,不得出府門一步。後來還是皇太子出面說 情,才免了他的罪。夏原吉功過相抵,不旌不罰。這等皇家鬩牆的醜事,秘密了結算完事, 所以,大臣中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永樂掃視了一下群臣,見大家低頭聆聽,聲調提高了許多,繼續他的話題,他要把自 己節衣縮食、如何心疼將士的真實做法告訴大家,讓大將們記住。
“車駕次開平,到了我們自己的軍事重鎮,到了我們有充分儲備的地方,朕才敢宴勞 全體從徵將士,讓大家吃上一頓好飯、飽飯,朕也才敢吃上一頓好飯、一頓飽飯。”
眾人驚愕地微微抬頭,迷惑不解,皇上也未曾吃飽? “有一件小事,朕嚴令太監們不許外傳,但朕身邊的人也有知道的。朕出征半年有餘,
沒有一頓飯是吃在將士們之前的。出征在外,將士們捨生忘死,最是辛苦,他們未食,朕 不忍先食!還有一點要告訴眾人,朕自出塞以來,念及將士艱苦,寢不安枕,食不甘味, 吃齋唸佛般,六個月素食。”
眾人又一次驚愕了!
“是軍中乏肉嗎?是,也不是,朕頓頓食肉都有,可將士們有嗎?沒有!朕的心中裝著五十萬將士,朕不吃了,將士們或許就能吃到一點點。王友要是有朕的一點點愛惜將士的心思,也不會使數百將士一朝餓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