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月玄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患,建議皇帝先發制人,速速發兵征討。
永樂半信半疑,番人雖無信,老的罕也不會無緣無故叛去;塔力尼那麼真心歸附,又何必要叛?躑躅間楊榮進殿,面有戚容,永樂並未注意。楊榮看了奏章道:“陛下莫急, 好在皇上還在西疆遣了別將,臣估計李彬的摺子一、兩日就到了,看他怎麼說。”
正說著,黃儼送來了通政司轉來的來自邊關的急折,果然是李彬的。敘述了西寧侯激怒老的罕而致其叛逃、自己聞訊截擊大獲全勝的經過,並敘及塔力尼數年來忠心耿耿為大明守邊,或可一時糊塗收留老的罕,建議皇上降旨赤斤蒙古衛,責令塔力尼交出老的罕。
“皇上,同一件事果然兩個說法。”楊榮已猜到了事情原委的六、七分,“不究原因, 塔力尼收留了叛逃的老的罕是實,關鍵是怎樣處置。”
楊榮雖沒說駙馬宋琥之過,永樂心裡也早已明白,從御案後站起踱步道:“宋琥豎子, 去之時朕反覆叮囑和異族、異部慎重相處,剛剛幾日就生出事端,又和老將李彬生出齟齬來,以後又將如何立足?朕要降旨切責。只是,”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想給宋琥,同時也給自己留點面子,“若二寇果真相結,再聯他部,成蔓延之勢,就被動了。朕思慮著宋琥所謂調兵之事也不全無道理。”
“皇上以往多言大兵不可輕動,尤其是邊疆,”楊榮心裡著急,南疆打著,北疆動盪著,西疆再打起來,大明有多少國力整日應付戰爭啊!“今日怎就輕言調兵呢?李彬並未說二寇已結,明春必反,駙馬所言也只是推測,臣以為李彬之議可以考慮,先禮後兵最妥。 皇上降旨,千鈞之重,塔力尼會掂量再三的。”
“一人一詞,撲朔迷離,使朕於邊疆情勢不甚了了,千里迢遙,訊息遲滯,若不實地探察,焉能知究竟。”他相信李彬,但也不能不信宋琥,若有第三人前去印證,一切會真相大白,在前線做出決斷,所以,他想讓楊榮走一遭,卻沒有直說。
“皇上信任,臣願不避冬日之風寒前往甘肅,只是,只是……” 突然間,楊榮大滴大滴的淚珠從眼角滾落,“臣父已於七日前辭世,老家來人,要臣回家奔喪啊!”
永樂這才想起楊榮進來時的憂戚之態,略有些歉疚:“朕的心思一時都在西疆庶務上, 於愛卿關心不夠,請節哀順便。邊疆之事朕再想法處之。你回福建奔喪,為旌表你為朕、 為國操勞,朕著中官喬來喜護行,讓禮部拿一千錠寶鈔作賻儀。”
“臣未能為甘肅之事盡力,還勞陛下如此厚愛,臣當肝腦塗地以報陛下。”楊榮跪下, 三叩頭謝恩。
:()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