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玉帝的怒火與人間的苦難2 (第1/3頁)
家濛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后土娘娘端坐在天庭後宮之中,她的目光透過雲層,俯瞰著下方廣袤無垠的大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關切和憂慮,彷彿能看到大地上每一個生命的喜怒哀樂。
她靜靜地坐著,感受著天地間的靈氣流動,心中思緒萬千。她想起了自己曾經在大地上行走的日子,那時候,她與萬物生靈相伴,見證了他們的興衰榮辱。如今,她雖然身在天庭,但對大地的眷戀之情從未改變。
后土娘娘輕輕嘆了口氣,她知道,儘管天庭高高在上,但她的心始終與大地相連。她默默祈禱著,希望大地上的生靈能夠平安幸福,希望這片土地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
儘管她全力施為,人間的災難仍未止息。戰爭、饑荒、瘟疫等災禍肆虐,百姓深陷水深火熱。后土娘娘滿心無力與愧疚,自覺無力拯救受苦眾生。然而,她未放棄希望,堅定守護這片土地,期盼玉帝停降災禍,給人間帶來和平安寧。
千里眼順風耳離開後宮,玉帝和后土娘娘正準備休息時,一道閃電炸雷響起,觀音菩薩現身。她雙手合十道:“玉帝,后土娘娘,人間此番災難已超承受限度,望玉帝以蒼生為重,停止降災。”
玉帝冷哼,眼中閃過冷冽光芒,語氣冰冷:“菩薩,吾之九子因人間之事而亡,此恨難消。”其聲音低沉威嚴,飽含怨恨與不滿。
玉帝九子皆為天庭傑出之才,他們的離去令玉帝滿心悲憤,這情緒縈繞難消。玉帝緊盯著菩薩,等其回應,眼神堅定欲洩仇恨。
然而,菩薩只是靜靜看著,毫無畏懼退縮。
觀音菩薩緩緩道:“玉帝,生死有命,因果迴圈。九子之逝雖因人間之過,但過度懲罰只會增罪孽。您看人間,洪水淹沒農田,百姓顆粒無收,饑荒蔓延;地震毀家園,人們無家可歸,露宿荒野;疫病橫行,無數生命凋零,新生孩童未及感受美好便已夭折。這般慘狀,您怎忍心視而不見?況且,您那十子也曾私自下凡,給人間造成災難,玉帝您要三思啊!”
這時,后土娘娘站出,贊同觀音觀點,並勸玉帝謹慎思考。其語氣誠懇堅定,似對此事深有理解。
后土娘娘輕聲道:“玉帝應慎重,莫輕易犯錯。同時,望您能聽取眾佛意見,共商妥善解決方案。”
玉帝面露猶豫,卻仍未鬆口。
觀音菩薩又道:“玉帝,您身為三界之主,當有包容萬物之胸懷、悲憫眾生之仁德。若能放下仇恨,停止災禍,拯救萬千生靈於水火,不僅是無量功德,更能讓天庭在三界中樹更高威望,令眾生心悅誠服。而且,人間也會對天庭感恩戴德,從此更敬畏天道,遵守規則。反之,若一意孤行,持續降災,只會讓人間陷入絕望混亂,屆時怨聲載道,人心背離,天庭威嚴也將受損。玉帝,望您以大局為重,慎重抉擇。”
然而,玉帝最終還是說道:“菩薩,此事朕心意已決,這災仍要降。”
觀音菩薩無奈搖頭,嘆息一聲後消失。人間依舊在災難中苦苦掙扎。
觀音菩薩回到西天靈山雷音寺,將勸說玉帝之事告知如來佛祖,如來佛祖大怒。
如來佛祖雙目微睜,佛光閃耀,沉聲道:“玉帝如此執著於個人恩怨,不顧人間蒼生死活,實非正道所為。”
隨即,如來佛祖決定親赴天庭,會一會玉帝。他率一眾羅漢菩薩,浩浩蕩蕩朝天庭飛去。
到了天庭,玉帝見如來親臨,心中微驚,但面不改色。
如來佛祖道:“玉帝,人間苦難深重,為何不聽勸誡,執意降災?”
玉帝回道:“佛祖,吾之九子之死,此仇不可不報。”
如來佛祖道:“生死有命,萬物皆在輪迴中。九子之逝雖悲,但向無辜百姓撒怒火絕非明智之舉。如此作為,只會破壞三界平衡,引發更多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