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水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崇禎七年十二月,崇禎撤掉圍剿失敗的陳奇瑜。仍任洪承疇為三邊總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
明崇禎八年正月,農民軍擊敗鳳陽守軍後,燒享殿,掘皇陵,朝野震動。
一時之間,四處流竄的農民軍又成了明廷的心腹大患。
趁著朝廷無暇顧及山東,劉卓派衛道前往遼東。撒下大把銀子之後,遼東的主要軍政官員紛紛被拿下。
至於京師派往濟南的一眾殺手與刺客,早在新城開建之後的第二月,就被衛道摸清楚了行動規律與藏匿地。除了極少數逃走,大部分都被擒獲。
此時的遼東受乾旱的影響不大,加之前些年女真的大肆殺戮,遼東地區的人口並不稠密。況且,遼東地區多山多林地,百姓獲取食物的途徑較多,就有了多餘的糧食來支援山東。
由於劉卓在起事之初就取消了海禁,並鼓勵百姓遠洋捕撈。大量風乾醃製的鹹魚、以及海產品被源源不斷的運往青州、濟南等地,在某種程度上令許多百姓得以活命。
經過一年持續不斷的推行新政,山東各府的百姓對於劉卓、對新的執政團體也有了較高的認同。
組建的兩支新軍募齊了剩餘計程車兵後,新二軍則被劉卓派駐濟南府以北的臨邑縣,與德州相距也就百里的路程。新一軍則依舊駐防濟南城。
就如今的形勢而言,明廷依舊佔據著全國十分之八、九的版圖,依舊是一個強橫的對手。但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不僅要面對天災,還要圍剿四處流竄的農民軍,而且兵力還極為分散。
因此,濟南的內部就出現了幾股截然相反的聲音。
有人認為應當趁著朝廷將大半精力放在農民軍身上時大舉進攻河南、鳳陽、揚州,切斷朝廷與南方几省的聯絡,透過擴大地盤來增強實力。
也有人認為此時不宜攻打河南,原因就是河南多地大旱、缺水,若是拿下了河南的一些州府,山東還得耗費大量的糧食來賑濟多不勝數的災民,屬實有些吃力不討好。
甚至還有人建議與流竄各地的農民軍合作,一舉攻下河南、湖廣、南直隸地區。只要這些地方被拿下,明廷也就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
雖然這些人各有各的道理,可劉卓卻並不這麼想。北方多地現在正值大旱,而山東也不例外。若是不提前購置了大量的糧食,估計山東也會和其它省份一樣處處饑民,餓殍遍野。
在如今這個天災不斷的時期,只有糧食才是各方勢力立足的根本、壓艙石,就算銀子在某些時候也不好使。
由於劉卓在崇禎七年收攏安置了大量的饑民,益都、青島、蓬萊等地的存糧急劇減少,若是不再想辦法運糧,說不好山東也會變得和河南一樣。
話說,這災害也奇怪很。旱災前期,北方大旱,而南方澇水。旱災擴大至南方時,北方降雨逐漸增多,又變成了北方澇水,南方地區開始乾旱。
如今之計,也就只有透過運河和海運從南方運糧。
鄭芝龍已經在崇禎六年取得了料羅灣海戰的勝利,加之仿造西洋戰艦已初具規模,從安南等國運糧也就可以重新提上日程。
既然明廷禁止南方各州府向山東出售糧食,那就先把淮安南部、揚州、長江以南的州府拿下。鳳陽府就暫時留給朝廷,農民軍留下的爛攤子還是由明廷去收拾吧。
拿下了南方几個產糧區,就能把沿海地區連成一片,曹克敵與盧海的船隊也就可以大顯神威了。
南方的一些州府富裕程度遠超北方,若是新政推行不下去,少不了要對一些頑固分子動屠刀。如此的話,銀子也有了。
當劉卓將自己的想法告知眾人後,崔少遊、蘇慕之、崔世英等人紛紛沉默不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