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水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進行騎兵作戰就不要想了。
近些年,中原除了流賊亂匪,好像也沒什麼的大事了。也不曾聽說侯爺要被派去剿匪啊?
難道侯爺想要……
“人多了就會熱鬧不少。這些年一直待在遼東,連個熟面孔都少見,著實有些難熬啊。”劉凡笑言道。
雖然劉凡已經習慣了遼東的酷寒,但對於人煙稀少的遼東卻談不上喜歡。
“再難熬,也好過屍山血海的戰場。”蘇暉隨口道。
“船快靠岸了,各自都去收拾一下東西,上了岸有你們玩的。”吉達不想見兩人鬥嘴,隨即吩咐道。
一眾將士抵達青島後,陳大福、陳二寶二人很快就將眾人安置妥當。
五日後,青島派去傳信的人抵達了濟南。
“侯爺,二公子他們已經到了青島。陳掌櫃他們在黃島上動工了,預計明年二月完工。”戴世昌如實稟報。
“吳俊這傢伙的動作挺快。剛派人過去,這就把人放回來了。他這些年也做的也不錯,沒有辜負我對他的一片苦心。”劉卓輕笑一聲,滿欣歡喜道。
“吳總兵深知侯爺的手段,又怎麼敢陽奉陰違。”
對於那些吃裡扒外、忘恩負義的叛徒,劉卓從來都是絕不心慈手軟。自打劉卓辭官歸鄉後,軍中部分將領便受到朝廷的拉攏與蠱惑,欲要投效朝廷。
當劉凡傳信到濟南後,劉卓便密令劉凡將他們狠狠地教訓一頓,是死是活一概不論。
“也不都是這方面原因。當年,我將吳俊派往大員數年,他能在那荒島之上忍受數年,也足以證明其心性不凡,這等人物又豈會被朝廷的允諾的好處收買。”劉卓一臉得意,心情大好。
“稍後,你命人快馬傳信陳大福,一定要把各地前往青島的弟兄照顧好。”
“屬下明白。”
古代的造反多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地方豎起反旗,拉起一幫人作亂;另一種則是在中央發動政變。
相較而言,在中央發動政變奪取政權的的成功率遠遠高於在地方發動起義。這也是劉卓身邊人知道其要造反後堅決反對的直接原因,畢竟朝廷可以集中全國的力量來鎮壓叛亂。古往今來,也就明太宗朱棣一人成功了。
但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王朝末期,各地湧現許多人造反。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造反成功就必須得打敗一個個的造反者,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若非提前知曉明末的歷史走向,劉卓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走上這條路。
唯一困擾劉卓的難題就是拿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縣城後,由哪些人進行管理。
打天下重要,可治理天下更重要。不然,就算打下再多的地盤也是給自己添堵、找麻煩。
這個難題也就只能等到明年年初的會議上解決了。
現今,山東六府中的登萊二州與青州、濟南大部已是囊中之物,一眾官員也都與劉氏異常親近。至於東昌、兗州二府,雖佈置了諸多後手,卻非下手的真正時機。只能等到謀反之事被朝廷知曉後,再伺機下手。
時間轉眼即逝,不知不覺又是一個春節臨近。每逢此時,劉宅就異常的忙碌,熱鬧不已。
不過,能見上劉卓的人並不多,州府級別的官員都是幕僚代為接見。只有一省巡撫到訪,劉卓才會抽出時間見一見。
“侯爺的字大有長進啊。”蘇若瑩端著茶水糕點來到書房,隨意看了一眼後,微笑道。
“長進?”劉卓放下手中的毛筆,走到一旁,拿起棉帕擦了擦手,笑著看向蘇若瑩。
“侯爺的字剛勁有力,龍飛鳳舞,大氣磅礴,給人一種氣吞天下的感覺。這明顯比前些進步多了。”蘇若瑩一本正經的將自己所能想到的詞彙給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