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第1/2頁)
米迦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8章
萬元戶這個詞剛剛興起,在平均工資只有4、50元的70年代末,能有一萬元的現金資產,那簡直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鉅款」。
賀家也就是普通人家,姜韶波只拿個死工資,賀群活到38歲也沒見過一萬元,壓根想不到這是多麼巨大的一筆錢。
她心裡還是念念不忘這筆錢,嘀嘀咕咕一個不到20歲的女孩身懷鉅款,那多危險啊!
「所以叫你別說,誰都別說。現在外面可亂了!」姜韶波再三叮囑,「孩子從小跟我們不在一起,跟我們不親,我心裡老覺得對不起她。我們家又不是養不活她,要是早幾年把她接回來,她也不至於啥都不肯跟我們說。」
賀群有點生氣,「孩子總歸是我親生的,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不想她回來嗎?是我不肯接她回來嗎?還不是你媽捨不得她。再說了,她不是一直氣我不肯再生一個,給她生個大胖孫子嗎?」
越想越委屈,「怎麼到現在這又成了我的錯了?」說著就捶了丈夫幾下。
姜韶波沒話說了,「是是,你受委屈了。唉!」他撓撓頭,「早點睡吧。」
西河鎮,梨花公社第一生產大隊。
從去年年底開始,先是修路,從小嵐村礦場到西河鎮修了一條二車道水泥路,因為不用拆遷之類,修的挺快,二月底已經修到梨花公社。
礦場沒動工,要先蓋工棚工地倉庫,還要在當地招工,特殊時期剛過去,招工還講「又紅又專」,至少得是幾代貧農,政審合格。
招工的事情由礦場的人事部主管,姜明光剛入職,什麼都不會,跟著人事部的主管學習,打打下手,主要是做檔案。
農村人沒什麼做簡歷的想法,一聽招工,一窩蜂的等在臨時辦公室的門口,公社特地派了幾個小夥子來維持秩序。
其中就有上次見過的大侄子姜小春。
姜氏在梨花公社轄區的幾個生產隊都是大族,算起來都是一個家譜的,姜家的親戚多得很,這會兒知道負責招工的就有姜家的女孩,紛紛找上門來想套近乎。
姜明光不記得之前跟著奶奶在兩個姑姑家住的事情了,再說那時候她年紀小,只要說「不記得」就好了,姜小春很靠譜的為她擋住了各路親戚,很有覺悟的說,別害明光被領導批評。
親戚們轉而去找姜小春了。
礦場優先招識字的年輕男女,礦場跟煤礦差不多,都是要下井幹活的,有鑽石的岩石層在地下深處,工作環境其實很惡劣。
煤礦裡也不是沒有女工,但很少,基本上都是已婚婦女。礦場剛起步,領導的意思是在當地招50到100人,並沒有限制男女,工資待遇也一樣。從這一點來看,這個時代還是講「男女都一樣」,就是執行的時候會有偏好,人事部會更傾向年輕力壯的男人。
當然地面部門也要招女工,不過大部分都是臨時工,主要工作崗位是食堂,切菜打雜和刷碗。
姜明光的工作就是簡單記錄透過初試的應聘者,記下姓名、年齡、身高、體重,初試合格的去鎮上衛生院做個體檢,主要檢查有沒有肺結核這種常見傳染病。
工作不累,就是有點無聊。
員工宿舍還沒有蓋好,礦場安排職員住在公社的村民家裡。姜明光便是住在姜小春家裡,按輩分,姜小春喊她「姑姑」,他父親姜大林是她堂哥,已故。姜大林夫妻7個孩子,有6個長大成人,姜小春是最小的孩子,其他幾個孩子都結婚了,家裡富裕了兩個房間。
她記不住這些親戚之間的排行,只管姜小春的母親叫「大嫂子」。
大嫂子很勤快,快60歲了身體還很結實,母子倆收拾了一個房間出來,將房間裡的東西全搬走,牆壁重新粉刷,找木匠打了一張新床,彈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