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歡這些發明創造,不自覺的也會認為這些畢竟是小道!
有宋一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是做名臣——范仲淹、韓琦、司馬光、王安石……慶曆新政的那些名臣,固然個個文才風流,寫下了不少流傳千古的文章,可是人家本職工作是當官的,當官當得好,然後文章和詩詞寫得好,才能名垂千古,是所有文人士大夫要追求的境界,要是你光會寫詞……那也就只能寫詞,就好像柳永一樣,沒人想當他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知識分子就算對技術什麼的感興趣,也不會把精力全部放在這上面。
現在給了那些科舉未必出色,當官治理能力未必強,卻在這方面有天賦的知識分子一個出路,太子麾下還怕沒有人才嗎?
而且這其實也不犯那些科舉正途官員的忌諱,各有各的道嘛,技術官和官員井水不犯河水,而且真搗鼓出好的技術,官員能推廣得很好,那也是他們的政績,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現在太子搞個科學院,讓這些都不認字的工匠都當了官,當然也會刺激到這些知識分子。
想到這一點,陳規再次心悅誠服。
“對了,剛才你說的蒸汽機氣缸漏氣的事情,可以用編得緊密的麻繩泡了油,纏在密封口,這樣會好一些,雖然還是沒辦法完全避免,但是勉強也能用了。”趙諶對陳規說。
“那下官馬上就去試試。”陳規回答道。
用麻繩來做密封,雖然聽起來不太靠譜,實際上還是很管用的,蒸汽機才做出來的時候,就是用這玩意密封,比別的東西都要好一些。
畢竟耐高溫的材料是真的少,汽油煉製之後剩下的瀝青雖然也能密封,可是那玩意不耐高溫啊,只能作為建築材料。
“瀝青、水泥,都是可以用來修路的,這樣一來,那些當不了戰馬的普通馬匹,也有用武之地了,我們現在和西夏還有金國的貿易不少,他們卻也不會給上好的戰馬給我們,普通的馬養著也費勁,總得讓它們創造一些價值才行。”趙諶對陳規繼續道。
對河北的治理,那是千頭萬緒,不過趙諶還是更在意這些技術的運用,畢竟生產力上去了,很多以前讓人覺得沒法解決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會迎刃而解。
經濟的發展會解決巨大的問題,這是一個早就驗證過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