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來他是想把鄆王趙楷送到金人營地裡去的,不過朝堂裡大畫家留下的大臣不少,都紛紛出言勸阻,最後還是康王趙構主動請纓,和張邦昌一同去了金營當人質,趙九妹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而隨著勤王軍越來越多,趙桓的心態也是越來越硬氣,而當白時中李邦彥等人不斷勸說他要和談的過程中,他也慢慢的開始看出了這些人的真面目。
尤其是耿南仲,作為帝師,趙桓一直還是很尊敬他的,然而這段時間他的反應和做法卻讓趙桓大失所望,本來讓他進入宰執行列,趙桓是想用他抗衡白時中李邦彥等在徽宗時期就進入宰執行列的大臣的,結果耿南仲反而和白時中這些人站在同一陣線上,讓趙桓也開始對這個自己曾經尊敬的帝師開始厭惡了。
相反李綱卻一直堅持戰爭,而且指揮士兵做得很好,除了他一直表示要讓徽宗回來之外……
而耿南仲等人雖然現在讓趙桓厭惡,他們的政治主張卻是要站在趙桓這一邊,堅決反對徽宗回京的——原因很簡單,徽宗身邊還有一大群親近的大臣,蔡京雖然年紀大了,可還有他兒子蔡攸,還有童貫高俅朱緬等一大群人,他們回來了,必定要擠壓白時中等人的空間。
再加上种師道等勤王軍來到之後,李綱希望自己能夠同時獲得指揮勤王軍的許可權,這樣能更好的把金人趕出去,耿南仲等人則堅決反對,認為讓李綱一個人掌控所有兵權是不合理的,應該讓种師道這種被徽宗貶過的老將來掌控軍權,這樣比較安全。
從某種角度來說,耿南仲等人的要求其實是合理的,李綱經過這段時間的守城,已經積累了相當高的威望,汴梁城內的太學生和百姓都支援他,禁軍也因為他的指揮有方而服氣,加上現在又已經進入了宰執的行列,再這樣下去,就要功高震主了!
而种師道雖然威望卓著,可是之前畢竟被徽宗貶過,在西軍他也只有種家支援,姚家楊家折家都不會真的服他,讓他統領大軍,不擔心他會帶兵造反。
而李綱的要求則是從抵抗金人出發,也不能說錯。
所以這件事讓趙桓舉棋不定,他本身就是個優柔寡斷的性子,現在就更加的無法下決斷了。
而這個時候,趙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