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5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是,部長。”蔣經國謙恭有禮地回答。
俞大維、蔣經國乘坐的炮艇停靠在大陳港灣,“防衛司令官”劉廉一中將偕同政治部主任沈之嶽、“浙江省主席”鍾松等一干文武官員在碼頭恭迎。
俞大維一行人在司令部駐地大窪漁師庵過了一夜,第二天清早,便由劉廉一陪同,乘上兩艘“衛”字號軍艦,對大陳防衛區的各處島嶼進行巡視。
軍艦在臺州列島、麂山(南、北)列島、東磯列島、漁山列島巡視了一圈,最後登上了一江山島。
俞大維讓艦艇先在一江山島繞了一圈,對巖岸、礁石、險灘、艦船易於靠岸登陸的地段,仔細地察看了個遍,又對海流走勢、潮汐變化規律、風向風力,一一查問明白,最後才爬上一江山島的制高點203高地,他發現這裡不過是一座沒有人煙的孤島,由兩座麻栗色的岩石構成,海水從兩座石山中穿過,形成了寬不過500米的小江,江水北邊的石山稱作北一江山,南邊的就叫南一江山。北一江山稍大,面積只不過一平方公里。南一江山更小,充其量面積不過平方公里。環島四周全是懸崖峭壁,可供步兵攀登的地段全長不足100米,近岸處水深竟達7~8米,受海潮和風力影響,崖岸下盡是旋渦和巖頭浪,是座易守難攻的小島。
他們深知,一江山島雖然只是座小島,地勢卻很重要。它東距大陳本島16公里,北距東磯列島的頭門山只有9公里,全在重炮射程之內。小島遮蔽著大陳,同大陳構成一個唇齒相依的有機體。小島的西北面對著台州灣的海門鎮,距離約30餘公里,像塊巨石,堵塞在臺州灣的出入口上。小島同西南面的披山,形成了一個犄角,據守在這兩處小島上的部隊,進可以*,退可以保障大陳防衛區的核心陣地。
從高地下來,俞大維對士兵們正在趕造的防禦工事進行了踏勘。他發現那戰壕、掩體、屯兵場完全開鑿在花崗岩石上,沒有炸藥,沒有機械,士兵們在有氣無力地揮動鐵鎬施工,工程進展十分緩慢。俞大維臉色不悅地問:“這是哪個單位?”
劉廉一報告:“一江山守島部隊為第4突擊大隊和2大隊的4中隊,外加一個炮兵中隊,共1000多人,統歸一江山地區司令王生明上校指揮。”
“突擊大隊”是胡宗南來大陳後,把散落在沿海各處荒島上的海匪、散兵、流亡地主還鄉團收編起來的一支遊雜部隊。論戰鬥力是入不了流的,卻因為都是些亡命之徒,火線上逼緊了卻很能拼命死打,而且對海上情況熟悉,慣會打家劫舍,搶掠商船,沿海居民,來往商旅,沒有不對這幫“國軍”叫頭痛的。俞大維聽劉廉一這麼一說,心裡頓時明白:這個劉廉一是把新增派來的46師3個美械化步兵團全留在大陳本島,攥在自己的手心裡,卻把這支亡命之徒的遊雜部隊擺在第一線。這個用兵佈陣之法,原是心計很深的,便不再多問。
當天夜晚,劉廉一在漁師庵臺開了一次小型的軍事決策會議,請俞部長對大陳防務作訓示。俞大維雖然是個非武將出身卻有戰略頭腦的人,他一張口,便語驚四座:“一江山是大陳的門戶,一江不保,大陳難守,大陳不保,臺灣垂危!”
臺灣島上的一出出鬧劇(8)
在座軍官對俞大維的話,一致熱烈擁護,在一片讚不絕口的熱嚷聲中,蔣經國站起來,很是激昂慷慨了一番:“一江山是*的大門。我們不僅要守住這扇大門,而且要從這大門裡出去*。”
從三門灣到南麂山列島,綿延120多海里,都是大陳的防區。在浙東這片遼闊的海域上,分佈著大大小小1100多個島嶼。1949年大陸解放以前,這裡是海盜的樂園,國民黨軍兵敗大陸後,國民黨軍的散兵遊勇才登上了這些海島。後來經過胡宗南的一番治理,這些海盜、海匪和從大陸敗退來的零散部隊被整編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