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第2/2頁)
楊天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是大聲疾呼,怕中國淪為非、澳。前兩年還沒有這等的風潮,從此看來,我們中國不是亡國了。這都是由我國民文明的進步日進一日、民族的思想日長一日,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從此看來,我們中國一定沒有淪亡的道理。
革命,向來是沒有一帆風順的。而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在當時最主要的障礙,還是保皇派的論調在人們頭腦裡的影響。這一點,孫中山比誰都更清楚。他話鋒一轉,對準保皇派:
有說歐美共和的政治,我們中國此時尚不能合用的。他們說由野蠻而專制,由專制而立憲,由立憲而共和,這是天然的順序,不可躁進的;我們中國的改革最宜於君主立憲,萬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說大謬。我們中國的前途如修鐵路,然此時若修鐵路,還是用最初發明的汽車,還是用近日改良最利便的汽車,這個道理雖是婦孺亦能懂得。所以君主立憲之不合用於中國,不待智者而後決。
孫中山最後以慷慨激昂的口吻宣告:&ldo;所以我們決不能說我們同胞不能共和,如說不能,是不知世界的進步,不知世界的真文明,不知享這共和幸福的蠢動物了。&rdo;&ldo;現在中國要由我們四萬萬國民興起。今天我們是最先興起一日,從今後要用盡我們的力量,提起這件改革的事情來。我們放下精神說要中國興,中國斷斷乎沒有不興的道理。&rdo;
孫中山飽滿的熱情和雄偉的氣魄激勵著留學生。程家檉在隨後的演說中,難以抑制對孫中山由衷的讚美之情說:
法國不僅有一拿破崙,美國不僅有一華盛頓。先有無數的拿破崙、華盛頓,而此有名之拿破崙、華盛頓,乃始能奏其功,故今日吾國不可專倚賴孫君一人。人人志孫君之志,為孫先生之為。中國庶克有濟。
這次東京留學生歡迎大會實為同盟會成立前的一次群眾性動員誓師大會。這次大會使更多的愛國志士瞭解並熟悉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會議形成的熱烈氣氛與以前遭遇的不解以及反對形成強烈對比,對此,宮崎寅藏也感慨萬千:&ldo;昔年孫君來此,表同情者僅餘等數輩耳!中國人則避之惟恐不及。今見諸君寄同情於孫君如此,實堪為中國慶慰!&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