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炮重公斤,其中炮筒重公斤、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板重公斤,腳板高60毫米,腳板寬67毫米,
它使用的九一式手榴彈也不過公斤,一個彈藥袋裝彈八發也不過斤,加上擲彈筒整個作戰系統一共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還要輕的多。由於重量輕,擲彈筒小組不會像迫擊炮組或者重機槍組一樣由於負重大--無法及時隨一線步兵作戰。實戰中,擲彈筒小組甚至可以隨著步兵衝鋒。
日軍的制式手雷分主要分為九一式手榴彈、九七式的手榴彈,九七式手榴彈不可用於擲彈筒,它有50瓣,只用於手擲。
九一式手榴彈也稱為地瓜雷、甜瓜雷,又因它有48瓣,又叫48瓣雷,殺傷半徑5至8米,可以手擲也可以用擲彈筒發射,最遠射程可達360米。
日軍還有一種特製的89式手雷,只適用於89式擲彈筒,最大射程可達660米。
每個擲彈筒一般由一個擲彈筒發射手和一個彈藥手構成,對於一些日軍的精銳部隊,每個小組會多增加一個彈藥手以保證彈藥的充足和預防戰鬥中該小組可能有的減員。*式擲彈筒由特製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榴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16枚。大家也許覺得奇怪,為什麼擲彈筒射手和彈藥手攜帶的彈藥數量居然相同,這些因為彈藥手還有保護射手的義務,除了彈藥以外他還要攜帶一把步槍。
發射時 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將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透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將榴彈射出。
擲彈筒是日軍小隊火力的支柱,據說日軍大多數的擲彈筒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實戰中的400米內命中率高達在85%到95%,十分驚人。進攻戰中,日軍擲彈筒小組跟隨一線步兵作戰,主要打擊國民革命軍的機槍火力點。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軍在抗戰八年中並非如同所謂的大日本武士一樣動不動就挺著刺刀衝鋒,而是以一種極為狡猾方式作戰,
實戰中,日軍一旦遭遇國軍較為堅固的重機槍或者輕機槍火力點,立即停止進攻隨地隱蔽。等待跟隨部隊前進的擲彈筒小組準確的將其打掉。在淞滬會戰中,中央軍18軍14師42旅的36挺重機槍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擲彈筒打掉了32挺,剩下的也沒有能夠發揮什麼作用。當時的國軍重機槍手回憶,他們一般只能打幾百發就要轉移陣地,不然日軍的擲彈筒就會準確的打來。而一挺近100斤的重機槍轉移起來談何容易!一旦國軍的機槍火力被摧毀,日軍立即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國軍火力,隨即立即以優勢兵力發起衝鋒。現在的電影、電視和小說常常把國軍、八路軍描述的神乎其神,抬著五六挺重機槍打得日軍滿地找牙,是一種很幼稚的作法,如果真的那麼厲害,日軍早就被趕出中國了。
日軍對擲彈筒非常重視,大量裝備這款武器,每個日軍步兵小隊(相當於中國的排,人數在50人到70人之間)都配備一個機槍小組(有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小組(有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班。數量和機槍達到一比一配製,彈藥供應充足,日軍一個步兵大隊1100人,配有3800顆九七式手雷和7200顆九一式手雷。由於對於擲彈筒極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擲彈筒日軍甚至連怎麼作戰都不知道了。
但是擲彈筒也有缺點,因為它沒有瞄準儀,所以打中打不中全靠射手的經驗,這對於缺乏彈藥的八路軍來說是種極大的浪費,八路軍的邊區造手榴彈一炸兩半還是個緊俏物,對於擲彈筒配套使用的地瓜雷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罕物,因此不被重視,到了1940年百團大戰中的關家堖之戰後,八路軍才發覺擲彈筒的威力,進行了仿製,1941年以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