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覆手翻雲 (第3/4頁)
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萬一在昏迷中死去的話,不需要體驗那種無助的痛苦。畢竟在太空浮空船出現問題,對人來說的確是殘酷了些。
之所以要定72小時不管是否獲救都會甦醒,是因為昏迷更長的時間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可逆的影響。生物晶片跟奈米機器人也無法修復那種。簡單來說就是,既然過了72小時都還沒死,說明命還是挺大的,那就再起來折騰一個月吧,說不定就能獲救了呢?
一般逃生艙的生命維持系統都是一個月,部分高配的逃生艙上,會設計成三個月。
比如亞歷山大號上就是三個月的高配逃生艙。不是杜邦勒的面子足夠大,主要是他當時給的足夠多。其實在三月看來這是完全沒必要的。因為亞歷山大號屬於近地浮空船,最遠也就是在地球跟月球之間轉轉。
距離地球如此之近,如果一個月都沒找到,那三個月估計也是找不到的。所以生存時間延長兩個月,只是增加自己的痛苦而已。
到是一些適合執行遠端任務的浮空船,需要三個月的高配逃生艙。比如臨湘號。
當然這些事情基地一般不會去解釋的,只要有人願意給錢,就是生命維持系統能持續半年的逃生艙也是能造的。
不過哪怕當時給錢很痛快,在使用麻醉藥劑昏迷了近三十個小時又沒有接受高等級的醫療甦醒服務,大腦完全恢復功能就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人的生理特徵決定的。
加上在船上他一直處於昏迷中,臨湘號到了地球時才清醒不久,此時正處於最混亂的時候。
好在基地保密官很通情達理,瞭解了此時杜邦勒的情況後,只是將基地的a級臨時保密手冊上傳了一份到了他的個人電腦裡,然後在杜邦勒的個人電腦嵌入了一個限制性訪問程式,便算完事。
然後便是按部就班的安排暫時居住環境。
還真不怕杜邦勒在基地小範圍內會被人認出來。
事實上這裡本就是保密區域,呆在這一區域的科學家們可能認識陳曦,但絕對不會認識杜邦勒。他們可能會關心陳曦是否被救出,但大機率根本不知道陳曦就跟這人在同一艘逃生艙裡。
是的,能在這裡做研究的科學家,都是極為純粹的一幫人。
智腦每天給他們下達的任務跟分發的資料能讓他們沉溺其中,都懶得過問外界發生的一切事情。如果不是上次寧孑直接動用了基地的警報,強制性的把訊號切入到基地幾乎所有的顯示裝置,他們中許多人甚至還不知道地月航道上有一艘浮空船被炸了。
大概可以將a級保密區理解為基地為最純粹的科研人建設的一座世外桃源。當然,如果對那些研究並不感興趣,大概會感覺度日如年。比如翟秋嫻跟他的船員們。但不包括杜邦勒,他現在反應還很遲鈍,依然需要充分的休息來恢復,在哪睡不是睡呢?
所以當卓明謙找到杜邦勒時,這位精明的老先生此時看上去依然是不太聰明的樣子。
“杜邦勒先生,又見面了。”
“嗯……見面了,卓先生,你好。”
“鑑於你現在的狀況,我們就長話短說了。這次襲擊事件,他們針對的物件是你。也就是說,他們想要你的命。”
“想殺我?為什麼?”杜邦勒顯得很茫然,如果在他清醒的時候,這種茫然大機率不會發生。畢竟他很清楚,想殺他的人多去了,誰知道這些人竟然在最不可能的情況動了手。
好在卓明謙今天很有耐心,很細緻的解釋道:“因為你擋他們的路了。這個世界不就是這樣嗎?老人不讓路,就容易招人厭煩。”
“嗯,呵,原來是為了殺我啊。”
“是的,基地很憤怒,但我們沒有執法權,也沒那個能力,只能用微不足道的那點利益引導,這需要浪費太長時間。女媧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