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強烈要求,顧小影終於還是妥協了,轉而陪他一起看她認為是味同嚼蠟的《新聞聯播》。
“你家還是我家?”顧小影盯著管桐問。
“我家不就是你家?”管桐有點轉不過來,納悶地看看顧小影,“我都跟爸媽說好回去了,他們讓你多穿點,說是海邊風大。我說你就是海邊長大的,肯定知道,所以也沒跟你說。”
“哦,”顧小影明白了,“那就是去你家?”
“有問題嗎?”管桐奇怪地看看顧小影。
“那我爸媽怎麼辦?上大學後,除了軍訓那年,我每年都要趕回去陪他們一起過中秋節的,”顧小影有點感傷,“早知道就不要這麼早結婚了,如果我不在家,我爸媽該多難過。”
“那怎麼辦?”管桐覺得這個問題確實是有些棘手。
“你說呢?”顧小影看看管桐,決定還是考察一下這個男人的智商。
“要不,就一起去我家?”管桐建議,“結婚那次太倉促,也沒好好轉轉吧?這次來,我帶爸媽四處轉轉啊!”
“好像你第一次去我家的時候,我爸就說過,他曾經在你們R城掛職三年,”顧小影看管桐一眼,“你想帶他參觀什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嗬,難得啊!”管桐忍不住笑了,“老婆你居然還知道這麼專業的詞彙?”
“懶得理你,”顧小影喝口粥,過會兒才說,“我爸說不如兩家一起過節,算是大團圓。”
“好主意啊,”管桐點點頭,“那就這麼辦。”
“那你打電話給你爸媽,讓他們買車票吧,提前給個車次,咱們去接。”顧小影喝完粥,起身收拾餐具。
管桐嘆口氣,也站起身幫忙收拾,只是一邊收拾一邊說:“老婆,我再補充說明一次,那也是你爸媽。”
顧小影一愣,點點頭道:“哦,不好意思,說習慣了,不太容易改。”
說這話的時候,她眼睛裡有點歉意,然而總還有一些情緒,依稀帶著些茫然。
那晚睡覺前,顧小影躺在床上,頂著黑暗中的天花板想:在此之前,她原本不知道,稱呼別人的父母為“爸媽”,居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她生命中的前二十六年,這個稱呼代表著一種血緣上的親近,是一種天性的信任,亦是一種本能的依賴。然而伴隨一場婚姻而來的,除了一個丈夫,還有一對毫無血緣、甚至一丁點共同語言都沒有的“爸媽”。
他們也是她的至親,甚至也是她深深感激的人——她很清楚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養育,斷不會有今天的管桐。
可是,要跨越那道感情的鴻溝,也真的是很難——或許只有結婚以後才知道,要像稱呼自己的父母那樣,隨意自在地喚別人的父母一聲“爸媽”,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充足的時間。
至少現在,初結婚的這一年,她做不到。
比如,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時,她會歡天喜地地喊父親顧紹泉為“顧主任”、“老顧同志”、“爹地”,喊母親羅心萍為“羅女士”、“美女”、“媽咪”。那樣的歡天喜地與沒大沒小,既是小女兒的撒嬌,也是像她這樣從小在蜜罐里長大的女孩子發自內心的幸福。她喜歡陪羅女士買衣服,也喜歡陪老顧同志去海邊釣魚。雖然羅女士逛遍三條街也相不中一條裙子,而老顧同志靜候三小時也釣不上來一條魚,可是就是喜歡膩在他們身邊,說點前言不搭後語的八卦,扯點風馬牛不相及的閒篇。海風吹過來時,帶來老顧同志身上淡淡的煙味,還有羅女士身上淺淺TRESOR的味道,碧海藍天的背景下,歲月靜好。
然而,每當接電話時,聽見管利明或者謝家蓉的聲音,她會下意識地在第一時間內恭恭敬敬卻又疏遠客氣地喚一聲“爸爸”、“媽媽”。她也會說“爸爸你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