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吹。
「一位姓平,原本是大長公主的丫鬟,來自倭國;一位姓西,是個綠眼睛的胡人女子。論相貌都是一頂一的,只是家世不得而知。」
揚子鎮的人對這兩位新娘子並不陌生,尤其是平七海。她經常會跟在攝政王或者大長公主身邊出來走動,當地商戶凡是有向王府裡送貨的更和這位平娘子熟悉,她檢查起貨物來一絲不苟,差一點都不收。
但很少有人會記恨她,因為人家給錢痛快從不拖欠。若是誰家遇到了過不去的坎,還會預支幾個月的錢款幫襯,這幾年受過她恩惠的不是一兩家人。
說起王府,揚子鎮周圍的百姓對攝政王並沒有太具體的概念,但有兩位娘子不得不提。一個是淺予齋的建立者大長公主,那就是再生父母。還一個就是這位平娘子,著實給王府增添了不少好名聲。
並不是所有人都和揚子鎮百姓一個想法,此事傳出去之後就有了不同說法。有人只是覺得攝政王身體好,年過半百了還能老牛吃嫩草,一下就吃倆。
有人則覺得這位王爺生活有點奢靡,娶小妾還搞得如此大排場,用驕奢概括一點不冤枉。到了文化人和朝廷官員嘴裡,就不僅僅是個人生活奢靡的問題了,兩位小妾的來歷更值得關注。
豢養胡姬的官宦人家不是沒有,但明目張膽娶回家的朝廷重臣真沒有,再加上皇親國戚的身份,這麼做是否符合規制就需要商榷了。
但僅憑這點事兒就敢上書彈劾攝政王的一個都沒有,現在已經不是十年前了,能在朝廷裡和攝政王分庭抗禮的老臣不是死了就是致仕。哪怕有人敢也沒任何作用,滿朝文武中少一半都出自攝政王門下,還有從龍之功,這點小事真搬不動他。
不過也不是全然沒辦法,不能去朝堂彈劾,可以到報紙上過過嘴癮。隨著特區的普及,報紙這個東西也成了標配。不敢說一州一府一份報紙,每個省、每個路一份報紙還是能滿足的。
這些報紙平時更側重於民生,通常刊登的都是當地商品廣告、地方官府政令和一些有關新政條款的解釋,但在遇到大事的時候也會著重報導,或者轉載向全國發行報紙上的訊息。
就攝政王迎娶兩位外族小妾的事情,各報必須如打了雞血一般興奮,充分發揮宋人喜歡看熱鬧、喜歡八卦的特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寫的比瓦市裡的評話還花哨。
有人還藉機做出了虎狼之藥,取名攝神丸,非說是攝政王秘製的神藥,就是靠此藥才能夜御多女。據說銷路很是不錯,可惜沒人會付專利費,還讓攝政王背上了不太好的名聲。
洪濤對這些流言絲毫沒關注,和湟州會的事情相比這只能算前戲。但家裡人沒他這麼臉皮厚,尤其是幾個歲數小的孩子,沒少為了此事在學校裡和同學打架。誰願意聽到別人說自己父親的風流韻事,哪怕還懵懵懂懂也知道不是好話。
「子瞻兄也是來討要攝神丸秘方的?」孩子的事兒洪濤可以不在意,可像蘇軾這樣的人帶著一臉揶揄笑容登門就真忍不了,人家還沒張嘴呢他先發起了進攻。
蘇軾比王詵大十歲,剛剛過了花甲之年,和前兩年相比非但沒顯得老態龍鍾,反而越活越精神了,用後世的話講他的心態很年輕。
整天和一大群年輕學生混,除了講學就是抨擊朝政,時不時還能揪著當朝權勢無二的攝政王狂噴一頓,不用負任何責任還可以堂而皇之的蹭頓好吃好喝,看來過嘴癮確實能讓人身心愉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