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腦海里勾勒出一副地形圖,就會發現外朝和內朝並不是按照皇城的中軸線左右對稱佈置的,基本都集中在皇城的中軸線以及中軸線西側,而把中軸線東側將近三分之一的皇城都空了出來,那這些地方是幹嘛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對富姬來講更容易,因為她原來的工作單位就在這三分之一里。這些地方就是那些為皇家服務的機構所佔用,統稱為內諸司,由殿中省、內侍省、宣徽院、皇城司、翰林御書院、內香藥庫、左右藏庫、諸班直等組成。
殿中省就是富姬任職六尚的統管機構,供奉天子衣、食、住、行、醫藥等政令,下轄六局:尚食局、尚藥局、尚醞局、尚衣局、尚舍局、尚輦局。
內侍省就是太監的管理部門,每位皇帝擁有的太監數量不太相同,多時有一百多、少時只有四五十。
具體數量多少,並不是由皇帝一個人決定的,幾位正副宰相也有權干涉。他們要是覺得皇家消費有點高,就會逼著皇帝裁減皇宮內的員工。
由此可見,宋朝的皇帝在有些方面已經快和英國王室差不多了,皇權被進一步壓縮,雖然還不至於僅剩一點象徵性意義,但和後世的朝代比起來,真是要多慘有多慘。
不過皇帝越慘對國家和人民越是好事,大事小情完全由一個人說了算,有利有弊,從長遠計,弊大於利。這一點從後世的企業管理模式中就可以證明,要想發展壯大,必須各司其職。
大家長作風的企業,起步階段很有衝勁兒,可一旦規模擴大、業務量增多就要出問題了,一出問題就是大問題,連自我調整的機會都不多,因為這種管理模式沒有自愈能力。
一個人的頭腦再厲害,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不受情緒左右。做對十件事不如做錯一件事對企業的傷害大,誰又敢保證一生永遠正確呢。權利分散、決策受牽制,可以有效降低做錯事的機率,那種拍腦袋的政策基本就不會出現了。
如何從家族化管理向現代化企業蛻變,這對於企業領導人而言是個大課題,非常考驗智慧。轉化成功了,企業就有繼續發展完善的可能,轉化不成功,做的越大死的越快。
宣徽院總領內諸司、殿前三班及內侍名籍、遷補、休假、糾劾,並領郊祀、朝會、宴會、供帳等瑣事。
皇城司,這個機構比較嚇人,它作為掌管皇宮城門啟閉及皇帝耳目之探事機構,掌宮城出入之禁令,是不是很像明朝的錦衣衛啊。
其實它遠沒那麼厲害,由於有尚書、中書、門下省、御史臺的權利制衡,皇帝沒那麼大權力用特務機構監管百官。
所以吧,皇城司只能對皇族內部實施監控,比如說駙馬之流,朝廷命官它是不敢有任何實質舉動的,一旦讓御史抓到把柄,皇帝也保不住他們的腦袋。
翰林御書院負責掌皇帝親筆文字,供奉書寫之屬、圖籍之冊及琴棋之藝,基本就是皇帝的書童機構。
內香藥庫和左右藏庫比較好理解,一個是保管香料的,一個是中央金庫。不過這個金庫屬於朝廷,只是放在皇城內,但不歸皇帝隨意支配。
諸班直,這個機構富姬比較陌生,它不屬於內諸司統領,而是由殿前司指揮,算是禁軍中的禁軍,在皇城內駐紮了一千人左右,負責皇城和皇帝出行警衛工作。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