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紅薯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家看不上我兒哩!”辛老倌如是道。
“唉!”
歐夫子感嘆:“那家是商戶,也不過有著一間小門面,賣些吃食,若是在開國初年,這家和辛家結親都是高攀了吶!”
“夫子給講講唄!”方臨壓下紛亂的思緒,給歐夫子遞過竹筒,笑著道。
他挺喜歡這樣的話題,歷史社會風氣變化,從歐夫子口中娓娓道來,這可以加深他對整個大夏社會的理解,仿如看到那從保守到開放的滔滔大勢。
“你小子,就惦記著我肚子裡這點東西!”
歐夫子指了下方臨,接過竹筒喝了口水,果真講述起來:“從開國初年到如今,不僅是吃喝飲宴在變,婚姻大事也在變。”
“開國初年,等級森嚴,穿件衣服、用副碗筷都有定製,婚姻上自然也有嚴格規定,一般親屬不婚、同姓不婚、尊卑不婚、官民不婚、良賤不婚,誰與誰結婚,皆有律法,若有違法者罰之。如‘奴取良人為妻,則杖八十,良人娶了奴,則一同為奴,貶為卑賤一級之人’。”
方臨點頭,能想象到當時風氣。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士必然不願與農、工、商結親,農亦不願與工商聯姻,各守著各的,老死不相往來。
歐夫子還說了一則真實小故事:“永寧年間,也就是大夏第三朝,鳳陽府有個秀才,姓成,家有二女,長女已嫁了出去,小女待字閨中,喚作成秀婷,頗有些姿色,人也機靈,從小未學女工,讀了不少書,知書達理,落落大方。
成秀才千辛萬苦培養了小女,自然是要嫁個好人家的,哪曾想讀了些書的女兒,性格方面竟自主性便強一些,瞞著父母私下結識了一位商戶之家的兒子。
卻說這商戶,經營有方,很是有些產業,嫁過去了,絕對是吃不了苦的。這日,商戶備了許多聘禮來提親,還請了個當地知名媒婆,指望說動成秀才,成就一番好姻緣。”
歐夫子說到這裡,考較看向方臨:“你說這門親事能成麼?”
“依我看,以那時的社會風氣,必然是不成的。”方臨答道。
“是啊!”
歐夫子繼續講述:“商戶、媒婆剛進門,表明來意,就被成秀才轟了出去。
這是極無理的,商戶家、媒婆都覺得成家過分,說這豈是待客之道?成秀才卻道:‘待什麼客?我家書香門第,世代治學讀書,伱卻把販夫走卒給我引進門來,分明是要害我家,哪裡是客’。
等轟走了商戶家、媒婆,成秀婷哭成淚人兒一般,埋怨父親將心愛之人掃地出門。成秀才正在氣頭上,拿了把掃帚就讓女兒身上招呼,邊打邊罵道:‘你個不孝東西,我費盡心思培養你讀書,也不指望你光耀門楣,你就是找個農戶來,我也認了,可找來家商戶,自甘下賤,讓為父情何以堪’。”
“方臨,你說這事,成秀才和成家女,誰對誰錯?”歐夫子又問。
方臨想了一下,道:“成家女談不上什麼錯;成秀才所作所為,也無可厚非,畢竟,為了所謂愛情,嫁去商戶,作踐的不是隻是自己,還有家庭的名聲。”
“誰都沒錯,可不是麼?”
歐夫子笑了笑,道:“這是開國初年,咱大夏朝到了正德年間,在種種因素影響下,改了制度,商籍也可參加科舉,如此一來,商人不僅擁有大量財富,更有了國家承認的地位。時至今日,你可能想象這帶來的影響?”
“士農工商等級制度打破之後,門第觀念想來也會迎來改變,一切以貧富論英雄,以積攢了多少財富論輸贏,不管了是何出身,有錢才是第一,這種觀念大概是延伸到了婚嫁方面?”方臨字斟句酌道。
“不錯,孺子可教也。”
歐夫子又講了個真實小故事:“咱們洪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