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紅薯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和村人沉浸在府城的所見所聞,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模樣,肖姓小吏也不以為意,小和村又不是他帶的第一個村子了,早就習慣了。
當然,讓他這麼包容、這麼有耐心的更深層次原因,乃是每帶一個村子都有五錢銀子的酬勞——只要給了錢,別說是讓他帶難民,就是帶乞丐都行,掙錢嘛,不寒磣!
就在小河村人以‘劉姥姥進大觀園’同款表情,看著府城風景時,卻不知他們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過路人看到小和村人的打扮、表情,就知道是受災逃難來的了,心裡難免有一種優越感,指指點點,小聲嘀咕。
“聽說揚子江氾濫,下面不少村子都遭災了,這些就是逃難過來的百姓吧?”
“看那幾個人餓得,臉都白了,可憐見的!”
——這顯然是說的宋凱等幾個,這兩天吃野菜、草籽的,臉色能好看就有鬼了。
“可不是?咱們府城哪是鄉下可比,看他們一個個都瞧花眼了!”
……
這些話小和村人聽在耳裡,都感覺羞臊,尤其是那被大娘指著說‘可憐見的’宋凱等人,更是臉都臊紅了,可此時,哪怕是村中再潑辣的,都沒想過罵回去——都是從小地方來的,見到這夢中都想象不到的繁華府城,難免心中自卑,甚至覺得人家歧視,那也都是應該的。
方臨看著方父、方母、田萱都是如此,正想說什麼,餘光看到肖姓小吏有動作,便又頓住了。
的確,肖姓小吏看不下去了,背後的金主們出錢,那是想讓這些百姓看看府城的繁華,以期能有更多人留下,可現在被這些路人當面指指點點、笑話,萬一留下心理陰影,讓他們不想留了怎麼辦?這可不行!
“去去去,沒見過人麼?士農工商,你們都是哪一籍的?誰又比誰高貴?”他上前呵斥道。
這話政治正確,路人也不敢反駁,一鬨而散走了。
“讓讓!讓讓!”這時,又有一個騎著驢子、揹著書簍的青衫年輕人過來,驢背上還裝了一個遮陽傘,看似是讀書人。
小和村人們下意識避讓。
肖姓小吏看到這一幕,又上前出頭,不客氣道:“歷來規矩‘去避來’,你家大人沒教過你麼?”
那年輕人聽了,竟是也忍氣吞聲,灰溜溜讓路過去了。
“大家莫怕!”
別看肖姓小吏懟完路人、又懟了那年輕人,一副不好惹的樣子,可轉過頭面對小河村人,卻是又露出了笑臉:“這路上的規矩嘛,倒也簡單,只須記住十二字: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只要有理,官司打到哪兒都不怕。”
為了讓小和村人們安心,他還舉出一個近日的例子:“前兩日,楊舉人帶著妻兒出門遊玩,換了身價值五兩的新衣服,有個樵夫擔著一挑柴走來,那處路狹窄,兩人相對而行,以為對方會避讓,結果都沒避讓,楊舉人新衣被勾了個洞,非要樵夫賠五兩銀子、這件新衣服的錢,可樵夫哪賠得起?”
“最後鬧到公堂上,知府大人面前,楊舉人堅稱樵夫應‘賤避貴’,應當賠償他五兩銀子,知府大人答應了,卻又道,既如此,楊舉人也違背了‘輕避重’原則,應向樵夫行八拜之禮道歉,楊舉人哪拉得下那個臉?最後只能作罷,互不追究。”
小和村人聽了,紛紛叫好,寬下了心,也因為肖姓小吏對他們的維護、尊重,對其有了不小好感。
‘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這就是這個時代的交通規則?倒也有趣。還有,這肖姓小吏也是個妙人,拿了錢,還真辦事!肖姓小吏品行暫且不予評價,只從這樁案子來看,那淮安知府憐憫弱小,倒較大可能是個好官。’方臨心中暗道。
逛了一圈,肖姓小吏還帶著小河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