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你穿越了,一不小心穿越到清朝末年,趕上了一系列倒黴催的事情: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進京,列強橫行、官僚腐敗、民不聊生,就是這麼個情況,給你個機會改變現狀,你會怎麼搞?其實不需要怎麼想,基本只有兩條路,一條就是改良,溫和緩慢的改變社會現狀,什麼洋務運動、百日維新都是走的這條路,一條就是革命,主張用暴力徹底改變社會制度,孫中山走的就是這條路。

其實這兩條路不是什麼新鮮事,都已經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英國,是改良主義的範本,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1688年“光榮革命”成功,1689年,頒佈《權利法案》,成功確立君主立憲制,康有為梁啟超一直對這條路嚮往不已。

另外一條就是革命,也有成功的範本,比如法國大革命,1789年7月,巴士底獄被攻佔,國王和王后被送上斷頭臺,殺的人頭滾滾,幾經曲折,最後資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從此法國成為革命聖地,法國的刁民也特別牛,之前馬克龍漲了5毛錢的油價,屌絲們就上街遊行放火,衝警察扔石頭,讓世界人民大開眼界,展現了一把革命聖地人民的風采。

孫中山是不折不扣的革命家,他主張暴力推翻腐朽的現有秩序,先是清政府,後是各路軍閥,一路走來,生命不息,戰鬥不止,表現非常硬核,讓大家以為他是一條純鐵血漢子,準備用拳頭打碎一切不合理的舊秩序。

這種想法當然錯誤,純鋼易折的道理中國人都懂,剛柔並濟方能成功,孫中山更是此道高手,他明白,出來挑頭革命,需要有一面大旗,讓大傢伙一看就知道你想幹啥,同意你這套的自然就會投奔,孫中山的旗幟就是三民主義,我們就說新三民主義,包括三個內容:民族、民權、民生,民族主義的內容就是反對滿清專治和列強的侵略,打倒軍閥,這些都是需要靠暴力來完成,民權,實現全民共有的民主政治。這兩點和共產黨當時的主張並沒有多大差別。

關鍵在於民生,孫中山主張的民生主義有兩點:一是平均地權,二為節制資本。

如果按照革命的套路,所有剝削階級都要被打倒,那就需要打土豪分田地,翻身農奴把歌唱,萬惡的資本家也要被打倒,工人階級需要當家作主。

這一切在今天看來,是無比正確的,我們就是這樣乾的,重新建設起來一個繁榮強盛的新中國。

但回到當時,孫中山不是這麼想的,他覺得采用革命的手段對付國內的地主和資產階級,破壞性太大,還是採取緩慢溫和的改革措施,商量著來,達到農民得利,地主也不吃虧的雙贏局面,逐步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標。

孫中山在政治領域主張採用革命的手段,在經濟領域主張採用溫和改良的方法,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前文已經分析過了,孫中山覺得革命是社會精英階層的事情,從來沒考慮過讓底層群眾參與,所以國民黨的主要成員都是地主、資本家家庭出來的精神小夥,這些人參加革命的主要目的是趕走列強和軍閥,達到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目的,但沒人贊同革自己家的命,孫中山雖然是領導,也需要手下兄弟們的幫村,不同意採取革命的手段對付地主和資產階級,也很正常,因為即使他下令了,負責執行的人就是地主和資本家,他們能執行才有鬼了。

第二個原因,俄國十月革命之後,歐美各個國家共產主義運動風起雲湧,讓這些國家的資本家脊背發涼,知道如果繼續往死裡壓迫工人們,工人一旦團結起來鬧革命,事情就大發了,不如實行一些社會改良和社會福利政策,提高工人工資、改善工人勞動狀態,採取這些措施的發達國家,勞資矛盾得到緩解,生產率得到提高,整個社會的氛圍變得和睦,也就沒人想著鬧革命了。

根據這兩條思路,孫中

其他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南鑼鼓巷四合院

南鑼鼓巷四合院

池塘垂柳
關於南鑼鼓巷四合院: 人剛醒來,便到了南鑼鼓巷95號,被眾禽環繞?怕什麼,老子可是有系統的男人。想要吸血?砂鍋大的拳頭見過沒有?(系統黑化+海島求生+利己主義+無三觀無道德+家長裡短+不會對劇情人物殺伐果斷)
其他 連載 228萬字
本殿暗衛甜又猛,野翻朝堂娶回府

本殿暗衛甜又猛,野翻朝堂娶回府

噗噗lin喵
關於本殿暗衛甜又猛,野翻朝堂娶回府: 一朝宿醉,魂入暗衛。深深的吻喚醒了雲麟混沌的意識,眼眸掃見身上壓著的是自己的美人主子臨河。一掌扇了過去。“是你自願獻身為本殿下解毒。怎麼,後悔了?”開局吃大虧,誰家好妹子穿越成朝夕不保的暗衛。跑!必須跑!我要浪跡天涯!暗衛“主子,暗七又跑了。”臨河“走,去接王妃回府。”模糊的記憶、丟失不見的金子、迷離的身份、滔天的權謀密案。雲麟看著身邊守護自己的主子和暗衛們
其他 連載 5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