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展廳裡啥也不放,就擺它十個棺材!
在美術館序廳大櫥窗陳列的一份訪談稿中,木心將我們帶回了他的中國背景:
問:你最愛的中國畫家?
答:李唐、郭熙、範寬、董源、關仝、王蒙……黃公望、倪瓚、唐寅、大小米、石濤、八大、徐渭。
這段話不是在說美術史,而仍然是,他的偏愛。
中國文化一直講究「師承」。更多的畫家是專宗一家,如果是合兩宗或數宗,那就要譁噪一時了,所謂「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我向來不想這些事,單純從好與不好、喜愛不喜愛來分別對待所有古典作品,不思宗範,不入流派。
所謂「宗範」「流派」,確乎不是他的計較——如他在講課中對「主義」的再三質疑——倘若不給我們講課,木心從不談文學史。
也許因為我已不像古人那樣只看到本國的傳統作品,而是看到了外域的世界各國的繪畫。八歲正式從師學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到十九歲進美術專科,選的是西洋畫系,研究希臘古典、義大利文藝復興、印象派。
傳統鄉鎮,讀書的孩子從小濡染書法與水墨畫(直到今天,來自偏遠內地學畫青年的記憶,仍不是西畫),木心在這裡說出了八歲(一九年)的記憶。到了十九歲(一九四六年),他的新知識,即前文說及的江南藝專譜系——現在看,當時的「西洋畫系」太簡單,並不是「西洋畫」的全景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