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呃……要多少?”

“等等,我想想啊。好像是……硝七十五斤,硫磺十斤,木炭十五斤。先這麼著,該當是沒錯的吧。”馮虞越想越覺著心虛,“要不這樣,每樣再另加五十斤。”

範長安倒沒覺著有何不妥。這數目,對軍中儲備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早在洪武年間,明軍武器配備便為“銑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火器的比例佔到一成。至於火器種類,更是名目繁多。什麼火炮、火銑、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神機箭等等,單單火箭便有數十種之多,簡直是令人眼花繚亂。至於隨營火藥,動輒以萬斤計。這區區百十斤,千戶呼叫那是理直氣壯。

馮虞又吩咐道:“哦,還有一事,日後家兵家將也不好再穿尋常家丁服色,回頭我另琢磨一套。你與忠叔說,家中需常僱三兩個手藝好的裁縫,家中穿耗甚多,總到外頭買不方便,也費錢……算了,這事還是我自行交待。若無事,你自去忙吧。”

待範長安走後,馮虞當即設計熱情高漲,取來紙筆,做起了總工加服裝設計師。一張藍本,一張服裝圖樣,馮虞一時間奇思妙想迭出,左右開弓,齊頭並進。不過若是另有穿越人士在一旁細看,便會發覺,這些圖樣都是似曾相識。

看那火器圖,分明便是自生火銃,也就是後世所謂隧發槍。此時歐洲與明軍中裝備的皆是火繩槍(大明洪武、永樂年間即普遍裝備火繩槍,時稱手銃)。此時歐洲火繩槍有效射程達百米,可打透歐洲騎士披掛的重型胸甲。大明手銃威力不及。不過火繩槍遇風雨則無法擊發,發射速度也提不起來。17世紀初期,法國人發明實用型隧發槍,1635年,明代火器發明家畢懋康獨立研製撞擊式燧發槍,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困難,而且不須用手按龍頭,使瞄準較為準確,並在各種情況下,隨時都可發射。

馮虞前生曾在軍博見過隧發槍實物,網上分解圖樣更是不可勝數,此時可謂是信手拈來。本來還想著弄出後裝線膛槍來,只是想想如今的工藝,要在槍膛內壁車出來複線,彈丸直徑還得與膛線嚴絲合縫,難度勢必登天,只得作罷。不過,隧發槍的外形倒是大可更動,仿著前生軍訓時操持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形制,槍托、護木、準星、照門、通條、卡座式三稜軍刺,還有紙殼定裝彈。

只是按著這份圖紙,任是誰都可想見,純以手工打造,還得尺寸如一,造價絕對不菲。誰讓馮虞有錢呢,造個百來吧還是不必皺眉頭的。再說了,還有公款嘛。

另一幅圖,若是後世軍迷則一望可知——這分明是一件戰術背心。坎肩狀的背心,前方胸下四個大號外袋可裝槍彈,右胸兩個胸袋可放雜物,左胸上則一溜下來四條搭絆,用來鉤掛裝備,兩邊後側腰部還有多條搭絆,用來掛軍刺、水囊等物。背心在胸前用上下三個結纓扣合。畫好之後,馮虞上下左右打量,越看越是得意,這玩意兒,可是提早問世四百多年啊。看著看著,馮虞不禁啞然失效,我這究竟算是發明還是剽竊呢?管他呢,先幹起來。

馮虞當即讓人找來忠叔,同時叫個親兵給朱潛傳話,讓他在軍中匠營找幾個鐵匠、木匠,下午備詢。

看著手中這圖樣,忠叔兩眼瞪得溜圓:“少爺,這、這是個什麼東西?”

“這個啊,是與家兵家將穿用的,你看如何?”馮虞一臉得色。

忠叔左看右看半天,冒出一句:“不怎麼樣,怎麼看怎麼想百衲衣,哪個畫的,如此怪異?”

馮虞當場哽住,好半天才回過氣來,趕忙將這“百衲衣”的功用詳細講解了一番,末了還加了一句:“畫這個可花了我許多心思。”

一聽居然是少爺的手筆,忠叔立時省得方才說錯話了。“原來如此,卻是我老糊塗了。經少爺這麼一說,這、這背心果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相思舍利子

相思舍利子

鼕鼕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星辰訣

星辰訣

知恩報恩
遊戲 完結 328萬字
愛錯人?

愛錯人?

閻王
遊戲 完結 7萬字
重鑄清華

重鑄清華

竹水冷
遊戲 完結 487萬字
一言難盡

一言難盡

小秋
遊戲 完結 9萬字
奸商可奪心

奸商可奪心

漂亮格子
遊戲 完結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