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癸四、具聽修行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二百九十五面。我們看癸四的“具聽修行”。

這一科是講到《法華經》的一念隨喜的“聽法勸人”這一塊。聽法勸人有四段,這是第四段。前面三段都在說明一件事,就是相由心生。我們聽聞《法華經》以後一念隨喜,其實你這個時候,在蕅益大師強調,“未及事修”。其實你這個時候沒有做佈施,也沒有持戒、禪定,都沒有做種種事修。但是你一念的隨喜,因為它直接地觀照到我們內心的真如本性,而啟動了真如內燻,就是你心態改變了,這就是為什麼你來生會變成轉輪聖王,來生會在人道福德莊嚴。因為你的真如的心開始熏習以後,就是“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我們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只是被無明妄想遮蓋。這個時候你一道的光明照進去,你的心開始釋放法身,釋放香氣。雖然這個香氣很薄弱,還是一個名字位的香氣,但是畢竟我們已經跟法身有少分的相應了,叫做名字位法身。所以,他的心態改變以後,相狀就改變了,變成轉輪聖王,變成大梵天王,變成人相具足等等,這麼一個情況。

我們看癸四的“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前面,只是偶爾地在聽經的時候勸一個人共往聽法,就有前面的功德了,更何況你能夠一心一意地聽說《法華經》以後,再加上讀誦乃至於說法?就是所謂的五種法師了,這就很重要。就是你聽完以後,你回去還做功課,就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你每天有這五種法門來熏習,那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了。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段經文開示說:“名字功德尚已如此,況觀行耶?況相似分證及究竟耶?”就是說,我們前面看到的都是名字位,這個聽法勸人都還是名字位,名字位就這種功德了,何況是觀行位的,乃至於相似位、分證位、究竟位呢?

這個地方說明一個道理。我們一般人學佛法,都是從因緣觀學起。因緣觀就是說,功德一定要造作,諸法因緣生嘛。你造作佈施,所以來生得到福報;你造作持戒,所以來生成就尊貴;你造作忍辱,所以你來生莊嚴。這個很合理,對不對?你有修才有成就。

但到《法華經》的時候你發覺,你過去的因緣觀,把它套在《法華經》,有些地方不適合了。因為我們過去修因緣觀的時候,我們是向外去追求一個法門,然後這個法門它賜給我安樂,賜給我解脫。就是心外求法,這是因緣觀的特色。因緣觀是把我們自己觀想成我們是生死業障凡夫。但是,到《法華經》不一樣,《法華經》是回到你的真如本性來重新判定因緣果報。它從一念心性、十法界、十如是,它完全從理觀來作正行的,事修變成退到助行去了。《法華經》的角度是這樣,就是說,雖然我們現在是一個在外流浪的乞丐,但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也就是說,我們的家族是很有錢的,我們現在之所以沒有錢,是因為我們離家出走了。這是《法華經》的核心思想。

就是說,世界上最大的功德就在你的內心當中,這是我們要從因緣觀到真如觀最大的突破點。你不要急著說,好像是世間上一定要什麼東西去修才有。當然,從這個方便法門建立一套因果思想是對的,好過你什麼都不做。但是到《法華經》的時候,它從第一義諦來看,就是說,它強調一念的相應,就是理觀的智慧。就是說,你其實本來就具足無量性功德,所以你要做的一件事情不是馬上去做事修,不對。先把自己的內心調整好,就是用理觀帶動事修。

我們回顧前面的經文,在五品觀行位的時候,你還記得嗎?在讀誦的時候,佛陀說你讀誦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跑去給我蓋大殿、蓋寺廟。你這個時候時機不對。這個五品觀行

科幻靈異推薦閱讀 More+
(綜漫同人)小玉綜漫世界歷險記

(綜漫同人)小玉綜漫世界歷險記

樓思渺
收藏數:75851轉學到帝丹小學後,小玉逐漸發現身邊的人各個都不簡單。開學第一天,遇到兇案,一年級的小學弟竟然自帶麻醉針,現場破案,而且沒有一個人發現!某萬年小學生冷汗直冒:我、我爸爸在夏威夷教我的。小玉..
科幻 連載 371萬字
九叔?不,是風叔!

九叔?不,是風叔!

chi淺王八綠
關於九叔?不,是風叔!: 驅魔警察同人小甜文。破案+一點懸疑靈異+搞笑+甜文!場景一:阿偉:師妹,你要喝水還是奶茶?靜之(毫不猶豫,狀若癲狂):BBB…我選B!!場景二:阿蓮:靜之姐,你帶這麼多糖幹什麼?靜之吃著奶糖(一臉深沉):當一天和尚(嚼嚼嚼)撞一天鐘(嚼嚼嚼),上一天破班(嚼嚼嚼)發一天瘋。再不甜一下,我會爆炸(吸溜)!
科幻 連載 13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