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大家開啟補充講表第五十六面,附表四十。我們看“圓教修行階位——六即佛”這當中的第二,名字即佛。
天台智者大師把我們從凡夫到成佛所必須面對的法界分成三大類,一個是眾生法界,一個是佛法界,一個是心法界,這三大類。三大類當中,從修行的角度,我們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我們可以從凡夫法界直趨佛法,然後在過程當中再去面對心法界,就是邊走邊修,遇到問題了再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凡夫直接趨入佛法界這種修法,智者大師說叫做緣修,因緣的緣。這是第一種選擇。第二種選擇是,我們從凡夫先趨向心法界,先調整心態,強化我們的心靈的力量以後,然後再趨向佛法界。這個叫真修,真如的真。
緣修跟真修,當你選擇以後,就有兩種差別出現了。如果你選擇的是緣修,或者你選擇的是真修,這個時候有兩種差別:第一個是堅固跟不堅固的差別;第二個是圓滿跟不圓滿的差別。
我們先看堅固跟不堅固。
緣修就是說,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直接面對因緣所生法。面對因緣所生法,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從因緣的定位,我們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我們要面對過去無始劫來所留下來的煩惱跟業力。所以,從因緣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內憂外患,內有煩惱、外有業力。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去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問題呢?就很容易受到外力跟內因的傷害而退轉。
比方說你修佈施,你要起煩惱了你就修不下去;就算你沒有起煩惱,外面的人事稍微刺激你一下,你也修不下去,因為這個因緣所生法太過複雜。所以,從緣修的角度,我們將會面對無量次的退轉。就是我們可能修了一段時間,然後馬上就被打回原形,這個是緣修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不能把生生世世點點滴滴的功德積累起來,這是緣修的第一個問題。
那如果真修,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真修他先內觀真如。真如是一個自性清淨心,所以當他安住自性清淨的時候,“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所以,在安住真如以後,你再面對因緣所生法,雖然你也是面對煩惱、面對業力,但是這個時候煩惱、業力對你來說叫做如夢如幻。如夢如幻,你就不用刻意去對治它。你只要怎麼樣?不隨妄轉就可以了。所以真修就是說,他有強大的自性功德力的支援,他把一切的因緣所生法都拉到一念心性來觀察,這個時候變成如夢如幻。所以你的善根是直接安住在實際理地,變成善根不退。
這是真修的第一個好處——不會退轉。
第二個,我們來談圓滿跟不圓滿的問題。
緣修的人,基本上是心外求法的,他認為佛的功德是要去求的。因為緣修的定位就是,我是業障生死凡夫,諸佛菩薩的功德是萬德莊嚴,那我不斷地透過六度來積累這種功德,所以這種是標準的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就會落入一種法執的窠臼。就是說,本來這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的法是圓滿的,但是我們有所得的心,就使令這個法變成不圓滿了,我們自己把這個法變成不圓滿。就好像說,“法性量等虛空,眾生髮心自小”,每一個法都像一個廣大的大地,但是我們自己在大地當中挖了自己的坑,我們自己跳入這種坑洞裡面。所以,我們執著佈施,我們就跟持戒產生區隔;我們執著持戒,就跟忍辱產生區隔。
其實,佛陀設計六度的時候,法跟法是互含互攝的。它本來是互含互攝的,但是我們一種有攀緣心的人來操作,就變成各自獨立了,因為你這種個人的傾向太過嚴重。就是你修佈施,你的身口意就出現了佈施相,佈施相就不是持戒相;你強調持戒,你就失去了佈施相……就是法門本來是圓滿的,但是被我們操作成不圓滿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態有問題,這個能修的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