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第1/2頁)
九月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晚漁則在犯愁,要怎麼和婆婆提出來,去宮裡一趟。
實在不行,先斬後奏,溜出去?
不行。婆婆會傷心的。
要不然,就把要說的事情寫封信,讓巖陌轉交給父親。
正想著,外院有管事來稟,說是有貴客,要她去外書房見一見。
她一看管事的神色,便知道來人是誰了,會心一笑。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父女連心。
她踩著輕快的步子,帶著無病去了外書房。
皇帝一見到女兒,便先留意到無病,指了指小傢伙,「沒事?」
「沒事的。」晚漁笑著摸了摸無病的頭,「我們無病比誰都聰明,不跟我鬧騰。不挨訓的日子,樂在其中呢。」
皇帝哈哈一樂,「你心裡有數就行。這小子也的確有靈性。」頓了頓,又目光關切地看住女兒,「都好?」
「好著呢。」晚漁說。
皇帝細細打量她,繼而逸出舒心的笑。
他過來,並沒什麼事,只是因著歡喜,因著對女兒的牽掛。
晚漁又怎麼會不知道,因此,眼睛有點兒發酸。緩了緩,她對父親道:「您初次來顧家,我帶您隨意轉轉。也是巧了,剛才想去後花園散步來著。」
皇帝知道,這是女兒有話跟自己說,便頷首一笑,舉步出門。
一如在宮裡,宮人遠遠跟隨。顧家的下人自然是隨著宮人行事。
晚漁說了對貴妃、賢妃的打算,「您這就安排下去,她們要是出什麼麼蛾子,照我說的章程整治便是。分寸全由您掌握。」
皇帝想一想,便頷首笑道:「這招用得好。先記下,以後賞我外孫女。」
晚漁笑著說好。
晚漁在家安胎期間,陸續得到一些訊息:
貴妃、賢妃相繼觸怒病重的皇后,也相繼在被杖責之餘,降到了才人的位分。
有些官員覺得皇后是刻意針對二皇子、三皇子,加之皇后本就品行不端,哪裡來的底氣發落別人?因此,反覆上奏彈劾。
皇帝委婉地吩咐了內閣,內閣幾人便開始和稀泥。
越是這樣,彈劾的官員越生氣,甚而本想看熱鬧的都看出了火氣,以一己之力加一把柴。
如此,事態漸漸演變到了眾多官員請皇帝廢后的地步,且愈演愈烈。
皇帝擱置了一陣子,見他們是真心實意在鬧,且沒有收手的意思,便順勢而下,降旨廢后。
皇后遷出中宮。
而這道旨意引發的,是先前不曾被動過的皇后黨羽對二皇子、三皇子相繼發起的激烈的彈劾,甚至曾有三次,殿堂之上,官員擺出了死諫的架勢。
這般激烈地鬧了一陣,皇帝迫於情勢,不得不發落兩個兒子:命二皇子去護國寺帶髮修行,直到心性淡泊以善為本為止;命三皇子閉門思過,直到德才兼備,才能脫離錦衣衛的日夜監視。
這樣的發落,看起來是給了隨時脫離困境的餘地,而相反一面,恰恰也可以是終其一生不能達到的。
而皇帝在這段時間,心情一直很不錯,按著女兒借刀殺人、借力打力的招數,算是很順遂地平息了皇室爭鬥,為六皇子鋪好了路。
六皇子隨著顧三老爺學習文武功課,情形與晚漁帶著他的時候一樣,總有明顯的進益,在他面前,守禮之餘,漸漸現出活潑的一面,父子兩個親近了不少。
至此,皇帝是真服氣了,全然認了晚漁總指責自己教導方式不對的說法。另外,挺高興的,明擺著,六皇子資質不錯——他以前沮喪過一陣,懷疑自己膝下的兒子沒有天資聰穎的。
除去這些,他平時添了一個習慣:得空就到顧家串門,逗逗無病,和巖陌、晚漁說說話便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