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 見真我 (第1/2頁)
唐銘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類自古以來追求“認識自我”和“明心見性”,這是哲學、宗教和修行的共同目標。然而,這一過程並不容易,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深深陷在自身的認知體系之中,難以擺脫外界的干擾和內心的束縛。想要真正認識自己,看到事物的本質,需要從內心深處靜下來,讓心歸於平靜,遠離世俗的雜念與既有認知的束縛。否則,再多的知識、再大的認知範圍,也不過是“井口大一點的井底之蛙”,仍然無法觸及宇宙的真正奧秘和生命的核心真諦。
就像一口井,井底的青蛙能看到的天空再大,也永遠無法突破井的邊界。人類的認知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形成的。我們從出生起,逐漸被家庭、社會、文化、教育所塑造。這些認知就像一層層的屏障,將我們的內心與真實的世界隔開。雖然它們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適應環境,但也將我們束縛在有限的框架中,難以跳脫出來。想要真正地明心見性,就必須學會超越這些框架,將那些不必要的認知、偏見和雜念剔除,讓心變得如孩童般純淨。
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是最接近“明心見性”狀態的存在。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尚未建立任何固定的認知體系。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沒有偏見,也沒有預設的判斷。正因如此,嬰兒的心是最純淨的,他們不會被雜念干擾,能夠全然地感受當下。他們的眼睛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被後天認知扭曲的表象。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開始接觸各種教育和規則,逐漸學會用“成人”的視角看待世界。他們的心開始被各種概念和框架所束縛,純淨的本心也漸漸被掩蓋。
三歲的孩子與剛出生的嬰兒相比,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他們的世界觀仍然未被完全“格式化”。正因為如此,小孩往往能看到、聽到成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有些人將此歸因於孩子的“天眼未閉”或心靈的敏感性,但這更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認知還沒有被條條框框束縛。他們不會輕易否定自己的感受,更不會因為“這不符合常識”而忽略那些微妙的體驗。相較於成年人,孩子更能接觸到純粹的現實。
而成年人則不同。隨著歲月的積累,我們的認知體系逐漸變得複雜,經驗、邏輯、學識以及社會規範深深地嵌入了我們的思維模式中。這種“認知的繁雜”雖然讓我們能夠適應社會,但也讓我們失去了與本心的聯絡。我們被自己的思想所牽制,被外界的慾望所驅使,被成見和偏見所矇蔽。這就像給心靈披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外殼,看似保護了自我,卻讓我們難以觸碰到生命的本質。
老子曾說:“復歸於嬰兒。”這句話的意義並不是讓人返老還童,而是讓我們從精神上回歸到嬰兒般的純淨心態。嬰兒的心靈狀態是一種無為的狀態,不主動追求,也不執著於某種結果;他們接受當下的每一刻,不加評判地與世界相處。這種“無為”的狀態,正是修行的目標。透過修行,我們試圖剝離那些後天新增的慾望和雜念,讓心迴歸到最原初的清淨。
修煉的過程,本質上是在給自己做減法。現代社會中,人們總是習慣於“加法思維”,認為學到更多知識、掌握更多技能、積累更多財富就能讓生活變得更好。然而,這些“加法”在某種程度上反而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疲憊。我們追求更多,卻無法停下來感受已有的幸福;我們學會了複雜的思考,卻忘記了如何簡單地生活。修行強調的減法,正是為了幫助我們擺脫這種困境。透過減少慾望、減少執著、減少雜念,我們的內心才能變得純淨,才能重新看清事物的本質。
禪宗有句話:“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句話揭示了修行的核心:明心見性並不是依賴語言和認知能夠達成的,而是需要直接觸及內心的真實。這種直觀的認知,只有在心靜如止水的時候才能實現。心若被外界的喧囂干擾,被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