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L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預示三國簽約息兵,把以前佔領的河東郡還於魏;太原郡(今太原西南)還於趙;上黨郡還於韓。
邯鄲保衛戰結束。
秦國對趙直接間接動用兵力在六十五萬人左右,其中對邯鄲作戰的部隊就達四十五萬人。說其悲烈,更多的是雙方的實力對比,如前所述趙國的兵力、國力在長平之戰後已大不如前,邯鄲地區可作戰的部隊不過十萬。且在秦軍不斷圍困和進攻下能保住都城不破,實在令人驚嘆。邯鄲之戰以其說是是趙軍的勝利不如說是趙民的勝利,趙國下民主要是邯鄲下民為保衛邯鄲所付出代價是沉重的,&ldo;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以城免&rdo;是何其的悲壯。試想一下戰前趙國各地的軍隊、糧草源源不斷匯聚邯鄲,趙國下民眾志成城日日夜夜修繕城池,磨礪兵刃的情景,是何其壯觀。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部隊所具有的慷慨悲涼的氣質、血氣尚武的傳統、同心志協的風氣是多麼的重要。
順便一提,八年之後,北方的燕國認為趙國經歷長平邯鄲兩戰,必定國力空虛,派相國慄腹進攻趙國,結果是,慄腹被殺,趙軍大勝!
想佔便宜?早幹嘛去了!
戰爭教給我們什麼
我已經說過,只要人有慾念,戰爭這東西就不會結束,至少從有人類開始到現在,這句話是成立的。當遠古時候,那個茹毛飲血的年代,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冬天一群人窩在山洞裡不凍死就心滿意足了。手裡拿的是什麼,一根木棒,先進一點的在上面綁個石頭。就這中條件和這種環境,都能發生部落戰爭,為的不過就是利益二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