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頁)
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巫妖大戰
盤古開天闢地後的第二次無量量劫。洪荒世界三大無量量劫之一(龍漢初劫、巫妖大戰、巫妖大戰編輯
盤古開天闢地後的第二次無量量劫。洪荒世界三大無量量劫之一(龍漢初劫、巫妖大戰、封神之戰)。
乃是妖族與巫族為爭奪天地統治權而發動的血戰。戰爭發起人為:妖族帝皇-妖皇帝俊與東皇太一;巫族首領-十二祖巫。
戰爭持續一元會之久。最終,巫族退隱幽冥地府,妖族退守北俱蘆洲。
大戰過後,先天種族(乃是由天地孕育的種族)由於經歷龍漢初劫與巫妖大戰,各族損失慘重,徹底失去了爭霸洪荒的實力,被迫退出歷史舞臺。
巫妖二族退出爭霸後,人族在三皇治世,五帝為君後興盛,開始了稱霸洪荒的時代。三皇治世,五帝為君後興盛,開始了稱霸洪荒的時代。
三、封神之戰
盤古開天闢地後的第三次無量量劫。
乃是闡教教主~元始天尊借仙神(仙道、神道)分流、兩朝(商朝、周朝)更替之際,所發動的一場消滅異教勢力大戰。
此戰影響之廣大、參與人數之眾多、血戰情況之慘烈、堪稱曠古絕今。
參與此戰的各方勢力有:
闡教(發起人:元始天尊;參戰人:闡教十二金仙等)、人教(參戰人:太上老君、玄都**師)、截教(參戰人:通天教主、截教群仙等)、西方教(參戰人: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天庭(參與人:昊天上帝、王母娘娘等)、人族(參戰人:周武王、殷紂王;參與人:上古三皇、周文王)、妖族(參戰人:軒轅墳三妖;參與人:女媧娘娘等)、龍族(參與人:四海龍王)、鳳族(參戰人:孔宣、羽翼仙)、散仙(參戰人:彩雲仙子、菡芝仙、法戒等)。
封神大戰過後,闡教一家獨大、人教道統退隱、截教元氣大傷、西方教慘遭架空、神族誕生、天庭變成傀儡、妖族死傷慘重、殷商王朝滅亡、西周王朝建立。
寫在前邊 關於報應業力的一些見解
“報應”這兩個字看似平常,其實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詞,拆開來講是“報”和“應”兩個字,這兩個字看似思想相同,都是講的一個誘因後邊的結果,但其實細想起來還是有些細微的差距,先說“報”,“報”這個字,我們不禁想到“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感覺更多的是報答,告知之類,好像好的結果稍多一些,起碼有好的層面;而“應”字則不同,感覺最多是中性詞語或者是被動性質,如響應,“宋王無以應”等,更多的則是“殺之以應陳涉”,或者“迫切不得已;乃應命至都”等被動接受的層面多一些。
再說“報應”的詞性,如果是名詞來講,那就是指一個結果,是好是壞不確定,如果做動詞來講,那就是主動的尋求結果,當然是懲罰的意思更多一些。其實,不管名詞還是動詞,“報應”兩個字一旦放在一起,就是懲罰的性質更多,比如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提到某個人“報應不爽”或“該遭報應”,尤其是那句名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千百年來更是給無數人敲響著警鐘,多少在人的內心深處會產生那麼一種血淋淋的敬畏心理,一定程度上能影響人的思想決策,那這樣的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道無形的力量,驅使人或者逼迫人揚善懲惡,以求自己以後有一個好的“報應”。
千百年來,從古至今,有關“報應”的故事和傳說數不勝數,這些故事無不例外的都被罩上了一層厚厚的神秘面紗,讓人信其有,可溯其源,但無法求證考查。如《俞曲園筆記》中,主人公王均因為喜歡吃青蛙串,殺生無數,結果自己被鐵條貫頸,死於非命,而且跟青蛙死狀極其相似的故事。當然更有名的是商代紂王因為暴政苛民,貪戀女色,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