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戲的話題還可以說上幾遍,比如說地戲與日本北上川市鬼劍舞的關係,比如說&ldo;臉子&rdo;上的畫法有什麼講究‐‐不過越往下說越說不完,乾脆我就打住,讓有研究興趣的人去深挖細探罷。
罕見的屯堡奇觀(6)
隨著地戲的名聲越來越大,去屯堡看地戲的人越來越多,屯堡的景觀也開始引起世人的注意。人們對屯堡的歷史、對屯堡的文化、對屯堡的生存方式、民俗信仰,都產生了濃鬱的興趣。
除了地戲,屯堡還有其他幾種民間的藝術樣式。前面我提到過的,在白喜場合有人在唱歌,就是一種樣式,在當地叫作唱書。傳說洪武年間最初在屯堡住下來的&ldo;京&rdo;族老祖宗們
,看到附近村寨上的少數民族在那裡喝酒唱歌、邊歌邊舞,覺得自己的生活,和他們相比之下十分枯燥,格外想家。於是就將在家鄉學過的說唱詞,憑記憶記錄下來,邊哼邊唱,自娛自樂,逐漸地形成了唱本。再根據唱本上的內容,改編成地戲來演。
和唱書形成對照的,就是當地的唱山歌。可以說,一到貴州,最早吸引我的民族風情,就是唱山歌了。貴州的少數民族,無論人口多少,居住在水邊還是山地,幾乎每一個民族都有唱山歌的傳統。依照他們的說法是,見子打子,見什麼就唱什麼。唱情歌的時候,更是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本領的時候,隨機應變,越是能唱的小夥子和姑娘,越能得到情人的青睞和眾人的尊重。
屯堡一帶的山歌,具有江南民歌的韻律和色彩,但已經吸收了貴州少數民族山歌的活潑、多變、奔放、自由自在的特點。
這種既有江南風味,又和當地特色融合的文化現象,隨處可見。
我第一次深入瞭解的一個屯堡村寨,叫作&ldo;放鴿哨&rdo;。乍一走進寨子,看到村邊的小橋流水,看到村子中央的池塘,看到房前屋後的竹叢,看到房屋的門洞,還有呈明顯江南格調的四合院,裡頭有朝門、堂屋、廂房。院子裡有水井,包括門窗上雕刻的花紋圖案,我久久地站在那裡,恍然感覺自己走進的是江浙一帶的村莊。
直到我在街巷間走久了,看得更細了,我才逐漸發現了這些屯堡中和江南水鄉的一些不同之處。比如江南水鄉的民居,往往稱之粉牆黛瓦,那一片片瓦都是黑顏色的。而在屯堡,雖然也有蓋瓦的房子,但大多數房屋,蓋的都是頁岩石板,大大小小,鋪蓋得錯落有致,遠遠望去,既是白花花的一片,但又不覺得枯燥,那有彎有斜、有豎有橫冰紋般的紋路,映襯在青山綠水之間,別有一番情趣。被不少外國人稱之為中國典型古城堡的屯堡村寨,既儲存著明清兩朝的遺風,又融合著西南和江南各自的特色,非常耐看。
至於過大年的時候,家中不許掃地,說是怕把財寶掃走了;五月端午,要吃粽粑,掛菖蒲;生了娃娃,要吃滿月酒;等等等等生活細節,則同我們孩提時代經歷過的幾乎一樣。只是講究的程度不同,江南一帶漸漸淡化了的民俗,在屯堡卻還完整地儲存著。要說差別,最有代表性的可以說是體現在伙食上,今天的屯堡人,已經和所有的貴州人一樣,特別愛吃辣,辣子豆腐、辣子雞、糟辣椒炒肉片,已是安順屯堡人的名菜,可以說是無辣不成菜了。
奇特的風情,悠長的歷史,古樸的藝術,別致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罕見的屯堡景觀。這就是我曾經生活了整整21年的那一片鄉土,時常在夢境中縈繞不去的山地。把它寫下來,也算是我一份心意罷。
(2001年9月)
九寨溝之旅(1)
葉田修完高三的學業,結束了一次又一次考試,我們決定要到九寨溝去。
九寨溝,九寨溝,近些年裡,畫報、影視、光碟、文字,不知對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