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4/5頁)
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流。雙手交握,劉秀懂我心意,輕聲說了三個字:“捨不得……”
***
靠著自身堅強的意志力,劉秀的病情一天天好轉起來。而我,因為只是體力透支造成的昏厥,所以一旦恢復進食,身體自然比他好得要快很多。六月十四,尚在病的劉秀任命廣漢郡太守蔡茂為大司徒,太僕朱浮為大司空。六月十六,從交阯前線聞訊趕回的劉隆,以功補過,被封為驃騎將軍,代理大司馬之職——這個位置,原本劉秀有意留給陰興,卻被他以無功無德之名謙遜卻堅決的推辭。
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後,我和劉秀皆平添了一分惜福感恩之心,回首往事,滄桑廿載。
期間有官吏上奏,皇長子東海王既已成年,理當令其往封地東海居住,不應滯留京都,別居雒陽北宮的東海王府。這之後,朝廷上蠢蠢欲動,有不少廢太子黨眾紛紛要求劉彊就國,劉秀就此事與我商議。
就目前形勢看,為了鞏固皇太子的地位,防患未然,最好的辦法是將廢后與廢太子的勢力連根拔起、一網打盡、斬草除根、永絕後患——歷朝歷代的廢后哪一個不是最終跟隨政治勢力的破滅而灰飛煙滅?但劉秀是絕對做不出殺子滅孫這樣滅絕人倫之事,他不是漢武帝劉徹,能不顧親情,狠心將衛子夫連同衛太子全族殺個精光。既如此,若想保住劉莊的地位,我們要做的,必然也得動足腦筋。
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誅殺不能,那便唯有禁錮——封國那麼遠,一旦把人放了出去,離開雒陽,身為皇子的藩王們會在背地裡搗鼓出什麼樣的事來,誰也吃不準。
“既放不得……那便懷柔重賞吧。”我嘆了口氣,說出自己的看法,“也希望他們能夠有些自覺,懂得收斂。”
只要他們不步步進逼、欺人太甚,處事低調不張揚,我也並非是沒有容人之量的。只要他們乖乖的,不要總想著一些不該想的……
“除了賞賜外,朕還想……將郭況提升為九卿……”
我蹙眉,情緒瞬間流露一絲不滿,但轉眼瞧見對面斜躺在床上的劉秀笑得甚是淡定,腦靈光閃過,已然明瞭,不禁嗔笑:“虧你想得出。”
劉秀見我不反對,便笑著招來代卬,擬下詔書,一一交代。
六月十九,建武帝下詔將劉輔從山王的封邑改封為沛王,放出宮去,與母郭聖通一併住在北宮,郭聖通改稱“沛太后”。與此同時,大加厚賞郭況,官封大鴻臚。
大鴻臚這個職位,位於九卿之一,官秩為兩千石,名頭聽起來的確不錯,主管的卻是諸侯及四方歸附的蠻夷。只要是有關諸侯藩王的事都歸大鴻臚管,除此之外,還兼管四方夷狄來朝進貢的使者以及那些在京充當質子的諸侯子弟。
郭聖通的五個皇子既是藩王,又是質子,讓郭況當這個大鴻臚看管外甥再好不過。這算是一種提醒,也算是一種警示,讓那些得了封邑卻暫時無法就國的皇子,有所自覺,假如藩王在京有所錯失,追究起責任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大鴻臚。
郭況升為九卿之一,外人瞧著感覺是皇帝顧念舊情——郭聖通雖然被廢,郭家卻仍得到異常榮寵,大病初癒後的皇帝數次臨幸郭況府邸,賞賜金帛,豐盛莫比,以至於百姓給郭況家送了個響亮的外號——金穴!
聖寵如斯,京師民聲無不稱讚天子有情有義,是位寬厚仁君!
第五章 留靈脩兮憺忘歸 外交
建武二十年秋,九月裡伏波將軍馬援從交址班師回京,從交址帶回一尊高三尺五寸、圍四尺五寸的銅馬,此馬乃用在南方繳獲的駱越銅鼓所鑄,意義非凡。劉秀分外歡喜,將銅馬立於宣德殿下。不出兩月,因烏桓、匈奴屢次犯邊,匈奴甚至頻頻襲擊天水、扶風、上黨各郡縣,不斷滋擾邊塞百姓,馬援再次主動請戰,劉秀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