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嘉會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今天是黃泳思任副總經理後轉正的日子,黎沐風的岳父黃博達說一定要給女兒慶祝慶祝。
於是晚上,又邀請了黎沐風的母親一起,在繁都的一家高階餐廳吃飯。
黎沐風的父母在他高考結束之後就離婚了,逢年過節,黎沐風會分別去看望。
黃泳思和黎沐風的母親張芬關係並不和睦,但是碰到大日子,人情面子還是要做足的。
為了不讓黎沐風難做,黃泳思每年給張芬送的東西也不少,但是有些人的心大概是捂不熱的。
好友鮑淑娣說,婆婆就是婆婆,永遠變不成媽。
而且男人永遠是向著自己媽媽的,沒有例外。
結婚對女人到底有什麼好處,真的不知道,但對男人,好處卻是多多的。
有人伺候冷暖,照顧穿衣吃飯,女人還要工作,有時候也會覺得怨懟。
平時,兒子軒軒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父母帶著的,黃博達和嚴淑都非常寵溺軒軒。
而黎沐風的母親張芬從小就對黎沐風嚴格要求,並覺得就是因為自己的嚴格要求,才讓兒子如此出色。
因此,婆婆張芬對孫子軒軒也是這樣,這會兒吃完飯了,就在席面上考教軒軒的功課。
一會兒讓他背唐詩,一會兒考他加減乘除。
嚴淑很不樂意,她道,“軒軒才中班,這麼小的孩子,你跟他說什麼呀?長大了自然會好的。”
黎沐風的母親張芬卻說,“養不教父之過。你們是無所謂,但是以後別人會說是我們風風沒有教好。人家說小孩沒教養,說的是他爸,沒人會說他媽媽。現在幼小銜接,從中班就開始了,我家隔壁的小孩都已經會100以內的加減乘除了。”
嚴淑聽不下去了,“想孩子讀好書,選擇比努力重要,關鍵是能不能給他找個好學校,100以內的加減乘除,長大了都能會, 但眼界格局就不一樣了,不到超一線城市,哪有什麼精英教育?”
張芬道,“風風小時候也不是名校,不照樣名牌大學畢業嗎?”
黃泳思不是名牌大學畢業,張芬這話明裡暗裡都是在看不起黃泳思。
嚴淑來氣,她說,“現在可不像以前了,只有好學校才會培養出好學生。好的老師都在好學校裡,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要往一線大城市去?我告訴你吧,我們想過了,以後就讓軒軒去京城上學,再怎麼樣也能考進本科。”
張芬一聽急了,如果這樣,她以後豈不是看不到孫子了?
張芬道,“這件事怎麼沒有跟我說過呢?我不同意。孩子還是要帶在自己身邊養才行。”
黃泳思道,“如果能去京城的話,我會陪軒軒去。反正我爸爸媽媽快退休了,也會跟我去。”
嚴淑說,“是啊,現在的孩子哪有什麼考不上大學的?只要有錢,以後都能出國上大學,這是什麼難事?關鍵是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不然小門小戶的,眼皮子淺,出了社會得吃虧。”
張芬道,“照這麼說,好學校裡所有學生都應該上清大北大了?事實是這樣嗎?關鍵還是看個人努不努力,家長有沒有用心。”
嚴淑冷笑一聲道,“孩子嘛,天真快樂才最重要。現在多少孩子抑鬱症啊,都是被逼出來的。長大了不是抑鬱,就是有心理疾病,跟人交流有障礙。”
這話倒有些在影射黎沐風了。
平日,嚴淑和黃博達也看不慣黎沐風冷淡的態度,總是忙於工作,對家庭付出太少。
還覺得他經常管著自家女兒,有些看不過眼。
張芬道,“學校教育只是一部分,關鍵在家庭教育。我那個時候對風風管的多嚴啊?從小就給他報各種各樣的班,現在才能像點樣子,為人處事才能拿得出手。”
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