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劉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王魏豹送戰書三日後,今日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對楚魏兩軍來說皆是一個浴血奮戰,建功立業的好日子。
楚魏兩軍間隔三百餘步,相對列陣而立,魏王魏豹自領魏武卒中軍居於中央對陣楚國前軍,魏國上將軍周叔率所部居於左翼對陣楚軍右翼呂劫(呂臣族弟)所部,魏將龐昌(龐涓後裔)率少量所部居於右翼對陣楚軍左翼屈律所部。
魏豹又令魏軍軍師祭酒魯暫領三千虎豹騎與千乘戰車隱於左翼周叔所部之後,侍機對楚軍中軍發動突襲,斬首楚國上將軍呂臣。
楚國上將軍呂臣領中軍居於楚軍前軍之後,又有楚軍後軍護衛其後。呂臣將楚軍兩千乘戰車全數置於中路前軍以作突破之用。
兩軍列陣而待,傳令騎士飛馬馳騁,魏軍右翼強,楚軍中路強,魏豹欲右翼突破,呂臣欲中路碾壓。
從空中鳥瞰戰場會發現,魏軍陣型成直角三角形而列,楚軍陣型成t字型而列。楚魏兩軍雙方皆矛戟如林,旌旗如雲,戰車轆轆,戰馬蕭蕭。
忽然雙方戰鼓聲整齊的隆隆聲打破了天地間的寧靜,緊接著楚魏兩軍後方長號嗚嗚作響,楚魏兩軍大陣整齊的踏著鼓點向緩緩對方靠近。二十多萬士卒踏兵聲猶如雷鳴,激起了叢林中百鳥飛騰,萬獸退避,好似不忍望見人類血流成河一般。
楚魏兩軍踏著戰鼓緩步靠近,是隔二百步,雙方軍陣中強弓硬弩便開始發出嘣嘣離弦聲,一時間楚魏兩軍空隙間就被密集的弩矢箭羽所填滿。不過強弩之末不能穿槁,兩百步射出的弩矢箭羽皆被雙方木槁巨櫓(盾)所阻,無法建功。
楚魏兩軍間隔一百步時,楚軍前軍兩千乘戰車便急不可耐的對魏軍中軍發起了衝鋒。魏軍中軍魏武卒首當其衝,魏武卒一邊踏著鼓點整齊的前進,一邊用背上的硬弩對楚軍拉拽戰車的戰馬發射了飽和打擊。一般訓練不足的郡縣兵卻是做不出魏武卒如此嫻熟的戰術動作。
所謂射人先射馬,楚軍戰車四駟駕車,只需射倒一匹戰馬便能癱瘓一輛戰車。一時間衝鋒中的楚軍兩千乘戰車,人仰馬翻前後相撞。正是因為戰車受不住強弓硬弩密集攢射,戰車日後才會日漸沒落,被越來越強的騎兵所取而代之。
魏武卒與楚軍戰車間相距五十餘步時,魏武卒便在軍吏的指揮下停下了腳步,快速的完成了難度極高的拒馬戰術動作,只見魏武卒整齊的將丈八(四米)長戟尾椎插地,戟鋒斜前指。又將大盾著地,身體斜下蹲將大盾靠在了左肩臂之上,右手扶長戟。
五十步的距離在四駟戰馬的強扯下轉瞬即逝,楚軍戰車轟的一聲撞上了魏武卒的方陣。無數長戟折斷,大盾破碎,前排的魏武卒紛紛被飛馳的戰馬撞得粉身碎骨、拋入半空中。不過這些魏武卒的犧牲是有價值的,楚軍的戰車被魏武卒方陣戟林盾牆逼停了下來。戰車失去了速度便成了待宰的羔羊,戰車上的甲士與御手被無數魏武卒在怒吼中用密集的亂戟刺死。
隨著魏武卒與楚軍戰車之間的戰鬥展開,魏軍與楚軍也開始全線衝鋒,只見兩軍士卒人頭攢動,戰吼聲呼天動地。兩軍士卒在快步助跑下,將精鐵長戟輕易的刺破了對方的木盾,刺穿了對方的皮甲。
魏楚兩軍陣線全線交手,第一排計程車卒大多未曾反應過來時,便已經被後排的隊友推擠下同歸與盡。
衝鋒之勢耗盡,兩軍漸漸進入了膠著狀態,兩軍陣線犬牙交錯,開始陷入混戰。
楚國上將軍本欲中間突破,奈何魏軍魏武卒精銳,雖然魏武卒身上的皮甲無法全身鑲鐵,卻在重要胸腹間鑲上了精鐵。如此一來,使得魏武卒方陣堅韌無比,魏王稱其為中壘。
左翼將軍屈律卻率三萬楚軍與魏將龐昌的一萬右翼人馬逢場作戲,雙方前線交戰軟弱無力,真是令人憋屈。位於巢車上觀陣的呂臣默默的記下了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