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宏/許文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知,林剛比他更快,突然,他已搶先拔出一支德國魯格手槍,&ldo;噹噹&rdo;就是兩槍。那個軍官應聲倒在地上,其他的國民黨兵嚇得扭頭就跑。布勞恩趁機拾起國民黨軍官的手槍,兩人向屋外衝去。
兩人繞過村莊,沿著水田的窄小田埂,拼命地奔跑。布勞恩在田埂上笨拙地走了幾步,便一頭栽進水田。這時,附近的國民黨士兵已經趕了過來,呼嘯的子彈在他們頭上飛過。
突然,幾個頭戴斗笠的精壯青年手持駁殼槍像旋風一樣沖了過來,亂槍齊射,打退了國民黨士兵的進攻。這時,王軍跑了過來,大聲喊:&ldo;林同志,我們來救你們了,不要慌!&rdo;
幾名持駁殼槍的青年架起布勞恩,向一片小樹林跑去。
在小樹林裡,王軍告訴他們,這幾位青年人是紅軍總部手槍隊的,奉保衛局長鄧發之命,特地來接應布勞恩。
布勞恩顯得非常激動,哇哇地說了好一陣。林剛忙替他翻譯,告訴大家:&ldo;布勞恩同志說,他一次見到紅軍戰士。他非常敬佩紅軍戰士的勇敢精神。&rdo;
為保密起見,布勞恩頭戴大草帽,臉上遮著一條手巾,有時騎馬,有時步行,在紅軍戰士的簇擁下,又連續走了兩個夜晚,終於安全到達了紅色首都瑞金。
此行雖歷經波折,甚至出現危險,但在中共地下交通員的幫助下最終化險為夷。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林剛在這次護送行動中功不可沒。
儘管後來改名叫李德的布勞恩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護送此人,是共產國際情報組織執行的一項艱巨任務,它開創了情報人員護送高階領導人穿越敵佔區的先例,為後來的護送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3節 雙雄傳奇
為便於在中國更好地開展情報工作,華爾頓在核心情報小組中,徵召了四名中國助手。
陸海防,北平師範大學學生,北伐戰爭期間到武漢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在政治部做宣傳工作。大革命失敗後,潛至上海,後在方文的引薦下加入共產國際遠東情報組織。
劉思慕,又名劉燧元,畢業於嶺南大學。1926年,經鮑羅廷推薦,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後轉至德國學習。1933年秋歸國,經肖炳實介紹,加入共產國際遠東情報組織。
黃維佑,又名黃君珏,復旦大學畢業生,1933年被華爾頓特召加入共產國際遠東情報組。
蔣浚瑜,又名蔣淵若,復旦大學畢業生,1933年被華爾頓特召加入共產國際遠東情報組。
陸海防主管情報資料整理,收集,是華爾頓的貼身助手。
劉思慕利用特殊的身份打入國民黨高層,向共產國際遠東情報組織提供核心機密。
黃維佑,負責和劉思慕直接聯絡,取送情報。
蔣浚瑜,負責通訊聯絡站,寄給黃維佑的情報,都投入以&ldo;蔣淵若&rdo;名義設立的信箱。
當時,華爾頓在國民黨高層有三個重要關係。一個是南昌行營調查科少校科員章文先,另一個是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司令部作戰科上校參謀陳紹韓,最後一個便是武昌行營第五處上校法規專員劉思慕。
另外,華爾頓還掌握一個絕密的關係,那就是在關東軍哈爾濱特務機關任少佐課長的川合定吉。
在這裡,劉思慕、川合定吉的事跡,是要重重地書寫一筆的。
劉思慕敵營脫險
1934年12月,長徵紅軍離開江西轉進湘黔。蔣介石為了圍追堵截紅軍,在武昌設立行營,親自坐鎮。因行營秘書長楊永泰與甘乃光私交很好,便推薦他出任主管民政與法規的第五處處長。甘乃光是劉思慕嶺南大學時的同學,劉思慕考慮,如果利用他的關係打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