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用長柄球槌拍擊木球的運動。在後世的球類運動中,馬球屬於冷門專案,儘管在二十世紀20和30年代曾經作為過奧運會的正式比賽專案,但也遠遠及不上唐朝時期的氛圍。
關於馬球的起源,後世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由波斯(今伊朗)人發明,並在唐初傳入我國,二是起源於我國的三國時期。從李儇的記憶中,海無影得知,馬球在中國的最早記錄時間是在三國時期的魏國,但流行於唐朝的馬球規則卻是採用的波斯制,至於波斯人是在什麼時間發明馬球運動的,李儇就不得而知了。古代的馬球運動在唐代達到鼎盛並一直延續至宋、元時期,頗為有趣的是,唐代的歷朝皇帝都是這項運動的愛好者,從唐初的太宗到唐末的昭宗,都很喜歡此項運動,其中還不乏高手,比如唐僖宗,就自稱為馬球中的第一高手。
後世的史書上有這樣一段記載:
唐僖宗對馬球運動十分迷戀,而且技藝高超,他曾經很自負地對身邊的優伶石野豬說道:“朕若參加擊球進士科考試,應該中個狀元。”石野豬回答說:“若是遇到堯舜這樣的賢君做禮部侍郎主考的話,恐怕陛下會被責難而落選呢!”僖宗聽到如此巧妙的回答,也只是笑笑而已。
海無影知道,這段記載是真實的。
典型的不務正業,有這樣一個皇帝,唐朝焉能能不敗?
長安城裡的馬球場有好幾處,大明宮內宮外各有一座,都是屬於皇帝的家業,宮內的這座球場稍小,位於皇宮前部的含光殿附近。
經過一片廢墟時,海無影小聲嘆道:“這麼好的一座含光殿,就被逆賊給燒燬了,哎,這些人還真是不懂保護文物,就連黃巢的叛軍都不如,罪過,罪過啊。”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長安城的標誌建築之一,建成於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後於唐僖宗光啟二年末(886年)被朱玫下令燒燬。
馬球的球場遠遠大於後世的足球場,即使是宮內這座稍小一圈的球場,也相當於數個足球場之大。
當海無影來到球場時,吉王李保已經率隊恭候。相對於李傑,這李保成熟得多,甚至從表面上看起來,比起李儇也要大上一兩歲。
“參見陛下。”
“御弟,免禮。”海無影笑笑,親自將跪在地上的李保扶起。
“謝陛下。”
“御弟,準備下,開始吧。”
“是,陛下。”
後世的馬球參賽人數為四人一隊,而唐朝時則為每隊十三人,分為前鋒、中軍、後衛,門衛,基本陣型為四四四一,除了門衛固定為一人外,都可自行變換。隊員所穿服裝的樣式完全一致,外套窄袖袍, 足登黑靴, 頭戴幞頭,手執偃月形球杖,其中的窄袖袍和幞頭的顏色不一,這也是區分雙方球員的標誌。
比賽的規則很簡單,以杖擊球,攻入對方大門為勝,但不可擊人、擊馬。比賽時設裁判三人,各管一段,如果遇到有擊人擊馬的情況,裁判可視情節嚴重與否予以警告或逐出。
海無影手持球杖,騎在“無影”上,來到屬於宮中的內園球隊前。
內園球隊的二十多名球員齊聲道:“參見陛下。”這二十多名球員都很年輕,大都在十八、九歲左右,最小的一名球員只有十五歲。
“免禮。”
在唐僖宗被挾持到鳳翔之前,內園球隊隊員的人數達到一百多人,海無影看到眼前卻只有二十多人,有些生氣道:“楊會出列。”
第十章 絕殺
第十章 絕殺
“是,陛下。”被稱作楊會的球員上前一步道。
楊會是在唐僖宗第二次逃離京城前加入內園球隊的,儘管當時年紀很小,但馬術高超,悟性極佳,很得李儇的賞識,被任命為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