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家子商量過後,決定杜辰夫妻即可動身北上。
一則,先去吏部報到,看朝廷安排。這兩年有許家等川蜀商賈把生意做去全國,船運交通已便利好多。杜沅說,杜辰在汴梁安頓下來就去許氏送個信,他們再從蘆溪動身,徑直去任地。他們姐弟陪著祖父母,一路慢行,也輕省些。家裡這一大攤子也需要慢慢交接清楚。鄭氏本說帶著小兒子杜仲走,到底杜沅姐弟也才十歲出頭,縱然一路有許家,她又哪裡真的放心。
杜仲卻要和兄姐一路,不跟爹孃先走。不得已,鄭氏夫妻各自忙活著收拾行囊
杜辰手上單書院比較放不下,他思來想去,把山長一職交給了章回,章回年逾五旬,是位隱士大儒,頗有德行能服眾。辭別舊友應酬,夫妻倆忙活了日,就隨著趙家的商隊出蜀去了
五年前回來也是大雪漫天,如今再行,也是一路風雪,算是有始有終了
送別父母,杜沅也在忙著處理手上的事物。幸好,這幾年雖然忙碌,領頭做下不少事情,明面上卻多是別人在管事。她不掛名不拿主意,這會兒處理起來也算順手
許承年在杜辰走後,親自上門了一趟,在書房和杜沅談了一個時辰。
而後,這對兒忘年交笑容滿面地出來,此後,杜沅改口喊他許叔,許承年也把杜沅當自家子侄待。杜家這艘船,他雖然看不透徹,卻直覺,跟著它,總有不一樣的前路。
杜沅忙著跑在工坊,做銅人,紡車的技術難關,一遍遍地觀察運作中,還能提升的管理方式這些,想盡力做得更好些。畢竟,營盤鐵一些,也扛造。畢竟,這之後天高皇帝遠的,得把規矩立起來,後頭的話事人,照著管理就好。
杜衡也沒閒著,把孵化場徹底脫手,他當初拿過一筆稿費做啟動資金。在孵化場正常盈利後,就套現,只拿了本金。然後按規矩領月俸,沒要一份分紅。此番,他也是把經手的事物都交接回去,條條款款都仔細交代著
杜興也不鬆快兒,一面和幾個對書院裡出來的,對水稻種植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再三交代,複述技術要點,一面應酬上門的人們。街坊鄰里,十里八村兒的都絡繹而來,提著蜜蛋臘味,甚至有那熟識的,直接開口說,不要他去。讓他就在蘆溪,他要自家兒孫拿他當老子娘孝敬
祖母李氏的意思是,想看著女兒生產過後再走。戌娘婆母過身早,這些年,女兒生產她都在的,為人母,甭管兒女多大,在她眼裡,都是孩子。要她照拂。何況是生孩子這樣在鬼門關轉悠的大事。縱然女婿醫術高明,遠名天下。她也終究難放心
年是在集譽街大房這邊過的,白氏對公爹婆母很恭順,半點沒有錦安考中時的輕佻,這會兒很是低眉順眼,對杜沅姐弟也關懷備至。伯孃到底是個人物,識時務,捨得下面子,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若再識字讀些書,絕非池中物
再看幾個堂哥堂姐,錦寧學了這八面玲瓏,招呼人迎送本事。卻少了分眼色。沉澱幾年,吃吃虧或許能思慮更周全些。
錦安是大房讀書最多的,卻有些拎不清。不過一個鄉試,竟飄得要上天,回書院去州府遊學看燈,與士子文人鬥文看景,一副狀元郎的架勢。就,不該是潛心在家,再用心功課,爭取春闈一舉中的,然後殿試得名嗎?就,如此性情,不說難勘造就,也是要好好打磨
錦娘嘛,是讓杜沅花心思最多的。大抵女孩兒都是感性的,繞不開一個情字。這傅家也是有意思,元宵後,傅家大郎也要去赴省試,竟這麼迫不及待要娶人過門,杜沅總覺得有些蹊蹺,這傅家可不是既定印象裡的淳樸農家,瞧著兄妹倆這一個賽一個的心眼子,也知道不是沒成算的。就是不知為何,能讓他捨棄萬一中舉,不去攀附權貴做倒插門兒也要娶錦娘了。也罷,或許只是杜沅自己太小人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