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兒按著育苗班那些小郎君,說的那樣移栽照料,施肥澆灌,如今才兩個月,竟都碩果累累了。這好些菜還是市面上賣出大價錢的菜喱,還有幾樣整個成都府都不常見,他們還躊躇如何賣得出去?這不,才愁了兩三天,這太和樓的掌櫃的就上門談合作來了
談攏了,這菜啊,太和樓收去三分之二,在保證他酒樓的供應之外,其餘的就由著農戶自己售賣了。這可是省了多少事,這酒樓給的價格也合適,待各家兒郎回家,讓他們算了算,嘖!竟,這不過種了些蔬菜,就賣這一季,竟能掙下這十幾兩?比得往年十年的存銀了!!
瞠目結舌後,家家都把這地裡的菜當眼珠子一般護著,恨不能夜裡睡菜地才好
這頭的孵化場也是規模漸大了,寧家和孵化場談了合作,準備拿下個便宜的價格,找漕幫走水運,把這雞仔兒賣出去,一來解決瀘溪縣及滬寧州的雞仔市場飽和問題,二嘛,能把雞仔賣去成都府全境,佔有市場後再開啟全國市場
這還是杜沅曾和杜衡提起過的設想,和寧家合作這三個多月下來,對這寧家也頗放心,是個守信的生意人,有魄力有衝勁兒,杜衡就給他提點了這個方向
那寧遠越聽心裡越是驚駭,這小郎君滿打滿算也就十歲上下,怎生有這樣的靈巧心思?幸甚,這杜家是當官走仕途的,不願沾染商賈事,不然,這買賣哪裡還有他分一塊兒吃的餘地啊
當即乾脆地簽了杜衡擬定的契書,寧家自此和孵化場確定了戰略合作關係
那頭的繡院也在四月招手了第二批繡女,第一批的40個緙絲女工,已經順利結業,走進了杜家繡坊,照杜沅建議的,繡坊改了「工薪制」,每月完成合格的基礎繡件量,可拿2兩銀子,多出的修繡件分三個數量檔,分別對應1兩,2兩和三兩的標準。此舉極大地刺激了繡女對銀錢的渴望,這不,都爭分奪秒地繡開了,為著多拿幾兩銀子。這若是一個月能拿上5兩銀子,那也比得上家裡一年的存銀了呀
月末結算薪酬,繡女帶著沉甸甸的錢袋兒回家中,家人數過後都喜上眉梢,當即把女孩兒們當寶貝疙瘩樣捧著,攬去了家裡的瑣事農活兒,讓女孩兒顧好自己雙手,努力掙些銀錢回來
這,家裡的小娘子出息了呀!這成年男子莫說一月,就是十個月也未必能掙下四五兩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