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特產糖霜。同時代的黃庭堅也寫過糖霜詩,他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嚐到遂寧糖霜,感覺到其味極其鮮美,還特地給在梓州的雍熙長老寄去一包並在信中寫:“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子水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都可以確定,那會兒的大宋已經有大量的白砂糖,細綿砂糖,糖霜,冰糖這些在市面流通了。製糖工藝先進,成品足與現代媲美了,所以,用心找找吧,她幾月前也託許叔商隊幫忙找尋的種子裡,就有甘蔗。製糖手藝可以查書閱籍,品種就需要往南,沿海多走走了
這樣一大片甘蔗,也不能浪費啊,留種後,全砍去賣?據杜沅和果農老根爺聊,才知道這山都種的紅蔗,咬上一口,真又脆又甜
在六月底,花錢僱了人,兩天時間,把甘蔗砍了大半,十根一捆地碼放在山腳的庫房,由老跟爺照看。
書院也需要實操機會,這批學生也學了小半年了,不若?
杜沅帶著杜衡找爹說了想法,又找了秦夫子一處商討,定在了七巧節這天
細細研商了考評規則,分組,把時間定在了七月初五,三天時間,賣完庫房裡數千斤甘蔗
這,不簡單。
饒是在杜沅看來,這也是個需要慎重應對的考試
6月小考後,宣佈了當月的獲獎名單,考試名次後,就宣佈了名為「甘蔗節」的考試
學子們都頗新鮮,從未聽說過甘蔗節,所謂何物?都頗新奇
待夫子一一說明,齋房內驚呼連連,表情生動誇張
宣佈完規矩細則分組等細項,夫子就把甘蔗節「企劃書」給了陳立,讓他去組織各組討論,共同應對,做出預案
齋裡共5組,陳立先安排了組內討論,組長記錄,給了半個時辰都時間。
這事當真新鮮有趣,連趙遠也給著這企劃吸引了,積極主動地出謀劃策
秦夫子站在齋外遊廊,靜靜地在角落瞧著裡頭
聽著裡頭嘰嘰喳喳,比春日的花叢,夏日的鳴蟬都還要熱鬧上幾分
連著商討了兩日,慎思齋才定下一份多數人都同意的方案
陳立等人,也去庫房看過,當真是滿滿當當,堆積如山高的甘蔗。當即氣癟。連聲嘆氣地帶了一捆回書院,劈了幾根分給各同窗品嚐,試過味道,又都信心大振!這甘蔗勝蜜糖甜,大抵多吃甜食真心情會變好罷,吃過果蔗的學子頓時心比天高,竟口出狂言這千斤不夠賣!
引得眾人嬉笑連連,初生牛犢不怕虎,正是少年心性罷
學子們幹勁兒十足,踩點兒市集,摸市場門路,打問行情,忙得熱火朝天,家人也多少察覺,趙員外從兒子嘴裡得知胡,也頗感興趣,讓趙遠一一複述了,也感嘆,真是讀書人,不通俗事,想出是一出,卻也對這規則,哦,企劃頗感興趣,聽來覺得甚精細,倒是可學來用在他的店鋪裡,就像兒子說的那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一樣,這書院也不是一無是處嘛,瞧瞧他兒子,這不,也能咬文嚼字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