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杏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杜辰完成開學第一課後,秦夫子就接手了餘下的時間
拿了教案開始授《三字經》,蒼老渾厚的念一句,底下幾排學子學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來回重複了十餘遍,秦夫子就隨機抽堂了,嗯,三字經編得朗朗上口,這群半大孩子記得也快。對底下學生對學習進度有了掌握,夫子就轉身在黑板上,把這兩句一點一點地寫了出來,邊寫邊解說,一撇一捺,一橫一豎一鉤地拆開講,又讓底下學生跟著他寫,他在黑板上寫下一撇,學生就用筆墨在書案的紙上模仿
時間在師生雙方,全神貫注地學習裡溜得飛快
秦夫子喊了課畢,就讓齋長領頭,組長組織各組學子,排隊去食堂用飯,
早在開課前,秦老爺子和杜家父子幾人,就已經對這些狀況做過推演,所以,這會兒秦老爺子喊了齋長陳立去近前,囑咐他該如何行事,就站一旁看著了
陳立人也機靈,眼珠子轉了轉,就消化了夫子所講
示意幾個組長圍攏過來,由座位編號,一排左數第一位學子打頭,依次魚貫出齋房,組長走在一側,維護隊形,他走最後,確保沒有同窗掉隊。
二十二位學子就這麼排成一串,經院子,過遊廊,穿中堂,到了後院,在「食堂」的廂房門前停了
這批學子平均也就13歲左右,都是能吃長身體的年紀,在齋房坐了一上午,腹中早已唱上了空城計,這會兒,聞著「食堂」裡頭飄出來的飯菜香味兒,都不自覺嚥著口水,
咦?肉香?還有肉?排在前頭的學子咽口水的聲音此起彼伏,腳步飛快地往裡走
進「食堂」右側,就瞧見長長一條桌案,從外往裡擺著一摞黑黝白底的粗瓷大碗,李氏站在桌案裡頭,出聲喊他們各拿一個碗,輪番打了菜,飯,在那頭放著筷子,拿齊備了就坐那邊長桌上用飯,湯在旁邊桶裡,要自己拿碗舀。只一條,吃多少,打多少!莫要廢了糧食
領頭的黃五是個12歲的少年郎,依言拿了碗,李氏抬手就打了滿滿一勺醬瓜糟蘿蔔豬肉絲,瞧著孩子眼睛盯緊了肉,不斷嚥著口水,又打了一勺韭菜豆腐,讓他自取米飯,飯菜不夠都可來加
隊伍排得整齊,整個過程有序熱鬧
杜沅姐弟也打了一碗飯菜,坐下吃了
這醬瓜,糟蘿蔔都是李氏年前備下的,預備吃到今年新菜上市呢。只開了這書院,想來是吃不上兩個月的了。
真好吃,這道菜祖母早前給家裡做過,杜沅還記得,要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用醬油碼了,國內油熱,下肉爆炒,煸出油脂,大火翻炒肉變色就撈出,再改刀切了細絲,加入醬瓜,糟蘿蔔,縮砂仁,草果,桔絲,花椒,些許芝麻油拌勻,佐醋就得了。
韭菜豆腐做法就簡單多了,前兩日杜家就和鄭豆腐家說好了,每五日送四回豆腐,兩回嫩豆腐,兩回豆乾兒,豆皮子。
這回就是嫩豆腐,做法和麻婆豆腐類似,豬板油下的足,再佐上應季的嫩韭菜,這鍋菜就得了
食堂裡用飯的孩子們,可沒有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講究,都交頭接耳,感嘆著自己的驚訝,原以為能有碗粥喝就不錯了,沒想,書院給的是粳米飯,還有肉有菜有湯!油水這樣足,比家裡來客還吃得飽,跟過年似的了
都笑的燦爛,吃得肚子渾圓
秦老爺子拒了杜家喊他去對門用飯的邀請,說瞧著菜色不錯,頗有胃口,當即也坐下用了
飯後,秦老爺子就在書院午歇了,杜家把院子左側的廂房,收拾了兩間出來,一間用做夫子們整理教案,一間用做秦老爺子休息
下午課畢,秦夫子留了課業,就唱了喏,示意散學
一天的課,就這麼波瀾不驚地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