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熱血青年
清晨。一列從江蘇常州開往上海的列車疾馳在中華大地上。
頭等車廂裡,一個衣著講究的青年正凝神窗外,頗有英武之氣但還未脫盡稚氣的臉上寫滿了沉思。
1920年的中國,正處在內憂外患極為嚴重的時候:帝國主義的鐵蹄肆意地踐踏著我大好河山,而軍閥們為爭奪地盤,明槍暗刀,內戰頻頻。中華大地上,硝煙瀰漫,老百姓苦不堪言。
青年深深地吸了口氣,那不是清新的早晨應有的令人神怡的氣息,空氣中混雜的火藥和血腥味使他不由自主地蹙起雙眉。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青年輕吟著王粲的《七哀詩》,心情沉重地拉上窗簾。
窗外掠過的一幕幕情景太讓他心驚了:成群結隊的人們衣衫襤褸,步履艱難地行走著。是為了逃荒?是為了遠離戰火?在他們背井離鄉的行程間,有不少人倒下。淒厲的風聲和著親人的哀號,在控訴著這個不幸的悲慘的世界。
大地在悲鳴,人民在遭難。
誰能拯救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
誰又能拯救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
列車服務員殷勤為青年送上茶點。正在沉思中的青年卻根本沒有注意,直到服務員輕聲呼喚他時方回過神來。他取過那份茶點,卻沒有胃口,稍稍吃了一些,便把它們擱置一旁了。
接著,青年從隨身攜帶的行李中翻出一本《新青年》,專注地看起來。看著看著,他的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
1919年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導致了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五四”的影響是空前的,這場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愛國運動,不僅席捲了全國,造成了廣泛深入的影響,而且還使很多熱血青年在“五四”的感召下,懷著救國救民的美好理想,毅然決然離開舒適的家庭,投身於革命的洪流中。為追求革命真理,建立一個富強、*、自由的新中國,他們付出了青春、熱血和畢生的精力。
這個青年就是其中的一員。
他叫陸久之,1902年6月生於湖南長沙一個世宦之家。父親陸翰,清朝末年曾任湖南的辰州府臺,在軍閥混戰時期,成為浙江督軍盧永祥的親信幕僚。後來,軍閥孫傳芳擔任五省聯軍總司令時,他被孫傳芳委任為軍法處長,可謂是一個操生殺大權的顯赫人物。
陸翰生有十個子女,陸久之是他的長子,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三個弟弟和五個妹妹。陸久之自幼聰明伶俐,深受父母寵愛,陸翰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他親自為兒子挑選了兩名先生,其中一名叫呂志遠,專門教四書五經,一名叫卜勁夫,專門教英文。
為躲避湖南的戰亂,陸翰一度帶領全家遷居常州,租住娑羅巷史府的後院。史府原是清代的望族,大門上高懸一匾額";賜進士第";。1938年“七君子事件”中的史良女士就是出自這戶名門。
陸家當時全家人丁興旺,共有十七八口人,可謂其樂融融。而常州的親戚往來頻繁,甚是熱鬧。
陸久之在優裕的環境中長大。家中婢僕如雲,他過著不折不扣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大少爺生活。在兄弟姊妹十人中,陸久之最有涵養,性格溫文爾雅,時常於無聲處見驚雷。他平時沉默不多話,然而一遇疑問,總能出人意料地緩解凝重氣氛,一語中的。他的性格正直無私,處變不驚,很有大家風範。
如果遇上喜慶歡娛的事,他都不動聲色,悄悄地將分到的糖果或喜錢收藏在小盒子裡,弟妹們急忙地化食掉了,他又拿出來分散給大家,慷慨大方。
儘管1911年的辛亥革命只給童年的陸久之留下的是“辮子剪掉,皇帝下臺”的模糊印象,但由於他的英文老師卜勁夫經常給他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