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增持股權了 (第1/2頁)
新安小胖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如,南韓的四星想要進入半導體制造行業的時候,米國、東瀛的業界公司,甚至就連工廠的面積多大,都當作絕密資料,絕對不能透露給他們。
而四星的做法則是一點一點的挖人,一個兩個三個,一年二年三年,從韓裔技術人員,到任何國籍的技術人員,只要對方有技術,就不斷的挖角。
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四星才開始具備生產記憶體的能力。
然後,全世界的記憶體同行就聯合降價,試圖一舉幹掉四星。
但是四星咬緊牙關挺住了,即使虧損也絕不放棄,熬死了一波又一波的競爭對手。
米國的大部分廠商率先退出了記憶體市場,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東瀛的廠商因為受經濟衰退拖累,不能跟四星拼成本也退出了市場。
以至於,四星就後來居上,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記憶體廠商了。
四星的半導體業務,一開始就是處於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的狀態,從七十年代開始一直虧到八十年代,持續虧損不賺錢,但就是咬牙堅持,不斷地積累技術和生產經驗,大量的投資沉澱,堅持認為即使永遠都不賺錢,也要堅持做下去。
這樣做,也難怪四星會成功了。
當然了,後來的四星在記憶體領域獲得絕對優勢之後,也就跟曾經的對手一個德行了,操縱價格了。
沒有對手競爭的時候就肆意漲價,當對手開始多起來之後,又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意圖將競爭對手擠出市場。
劉焱琢磨了一下,就提出想參觀Amd的生產性,傑裡.桑德斯猶豫掙扎了一會之後,只同意帶劉焱參觀1.5微米的生產性。
至於Amd的1微米和0.8微米的高階生產線,雖然都在給維創電子科技公司代工xRm晶片。
但是,即使是xRm晶片的研發人員都沒有許可權進去看看。
xRm晶片具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廠房裡如何佈局?生產線有哪些裝置?員工是如何工作的,所有制造過程都是保密的。
維創半導體,當初之所以能在內地造出晶片,很多程度上是因為公司的首席科學家餘右辰,曾經在Y特爾工作過,既有研發經驗,又有製造經驗,還曾經當過晶片車間的管理者。
對於晶片工廠的佈局、晶片工廠該如何運作、管理、生產、品控,需要用到那些人和器材。
餘右辰基本上都是瞭如指掌,甚至,餘右辰還可以將一些在Y特爾想推行而無法實施的想法,都可以拿到維創晶片工廠進行驗證。
正是因為有了餘右辰這樣的高階人才的加盟,才使得維創公司知道如何做。
後來,老二家的弟妹孟欣從那邊時空過來之後,維創更是如虎添翼,維創半導體此後的設計和工藝的研發,都是由老二家兩口子的公司劉孟科技推動的。
相比餘右辰,孟欣的優勢就是知道未來幾十年,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發展途徑,所以,就提前部署了一大堆的前瞻性研發專案。
未來幾年,內地是有希望擺脫依賴Amd代工高階晶片弊端的。
但是,目前xRm陣營的晶片,之所以能把x86晶片按在地上摩擦,Amd公司的代工還是起著關鍵性作用的。
沒有Amd公司這樣能跟Y特爾旗鼓相當的半導體工廠的幫忙代工,xRm晶片即使設計的再好,也是不可能跟Y特爾製造的晶片抗衡的。
畢竟,Y特爾晶片在製作工藝方面,一直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
決定晶片效能的高低,除了設計水平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工藝水平。
1989年4月25日,維創電子宣佈增持Amd公司的股權,將斥資20億米元,購入25%的Amd公司股權,意圖加強與Amd公司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