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猶豫不決 (第1/2頁)
山裡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天,趙友林一早就離開了那座金屋藏嬌屋子,趕到定州,然後讓人叫朱如宋以及何必任、施再彥等幾個指揮使到他帳中議事,他則讓下人泡了一壺黃茶,自己一邊坐在那裡茗茶等候,心中一邊想著近來軍中發生的一些事。
卻說前些日子趙友林收到澄如要求他與秦午術配合,伺機陷害高笙書的密函之後,趙友林並沒有立刻找秦午術商量,而是一個人進行了反覆地揣摩分析。
他本非恕王黨的成員,從與各位王爺的關係來說,他本來同澄歡關係更為密切,怎奈澄歡只會紙上談兵,擔任征討大元帥之後,好大喜功的他一到邊關,就不顧趙友林與魏金祥的勸阻,逼著魏金祥要同柔然大部隊決戰,結果兵敗神秘谷,而被景德帝一舉拿下,關進了宗人府,一下子就離開了政治舞臺。
趙友林作為隨軍的兵部尚書,只好鼓舞士氣,親自率部在邊關守了許多時日,才等來了丹宇這第二位元帥。剛開始的時候,他覺得丹宇禮賢下士,身上有著一股正氣,心中也是頗為欽服,準備想同丹宇處好關係。
可是,因為他就任兵部尚書之後,就收受了兵部侍郎方向學給的不少好處,而澄如又透過方向學向他遞出橄欖枝,他心中就有些動搖,覺得澄如這位總理大臣親王炙手可熱,今後極有可能會成為景德帝的接班人,於是,他就漸漸地向澄如這邊靠攏。
自從鄭元凱剋扣軍糧,吞吃空餉的事爆發後,他心中一直惴惴不安,而丹宇有一回在中軍行轅措辭嚴厲地訓話,更讓趙友林成了驚弓之鳥,擔心有朝一日東窗事發。後來,丹宇故意對軍中吞吃軍餉等貪贓行為引而不發,但趙友林看出這是丹宇想透過此事拿捏下屬的手段,他的心仍是一直懸著,所以,他得知鄭元凱後來被關押在雲州郡守衙門的獄中,就派人暗中救出了鄭元凱,讓其逃之夭夭,趙友林這才真的鬆了一口氣。
不久之後,他在金屋藏嬌的銷魂窩裡,光著身子被乎陀拿刀逼著,只好答應了同柔然方面的合作。正好此時,澄如的恕王黨在京城害死了魏笙書的母親,魏笙書只好趕回京城,這就給趙友林實施謀害丹宇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
於是,他就藉著宴請監軍秦午術,誘使丹宇出城狩獵,然後假柔然木卓琿之手,神不知鬼不覺地射殺了丹宇,為澄如入主大內鋪平了道路。雖然,趙友林寫了奏疏向景德帝請罪,可他清楚,丹宇自己要出城狩獵,而他呢,也曾盡力相勸過,景德帝不可能因此就會要了他的命,因此,他確信,只要澄如奪得大位,今後必定有他趙友林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另外,關於邊關與柔然方面的關係,他也有自己考慮,認為他們只是到了冬季過來討要糧食的乞丐,只要自己當了大元帥,每年給柔然方面一點糧食打發就可以了,並且,搞好同柔然方面的關係,對他也有好處,這次神不知鬼不覺地做了丹宇,就是因為有了柔然這支力量的借力。
因此,丹宇死後,趙友林就眼巴巴地等著自己接任代理大元帥或者全面統率邊關的部隊,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景德帝竟然派了魏笙書這位與皇家毫無瓜葛,且資歷尚淺的年輕人過來,並賜了國姓,這不禁讓趙友林對澄如有些失望。
對於澄如要求他陷害高笙書的指令,趙友林心中卻有不同的想法。原來丹宇是澄如入主大內的強有力對手,當然必須毫不手軟地要置他於死地,可這高笙書並非皇家成員,絕對不會對澄如接班構成威脅,為什麼一定也要除之而後快呢?
還有,這高笙書在擔任行軍大司馬和行軍總管期間,率部打了幾場大勝仗,讓大梁軍的將士們揚眉吐氣,士氣大振。而且,他還解救過老將段友山,組建敵後驍騎營深入大草原,甚至在蠻夷王庭附近斬殺了幾個蠻夷王公貴族,這是大梁建國後從未有過的。現在,高笙書這個大元帥頗受將士們欽服,趙友林估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