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玄宮塔道的老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奉孝,公孫瓚竟敢率軍追擊,我已遣高順前去接應。然我心下難安,欲與徐晃一同前往援助,你與管亥在此接應我等。”趙雲見郭嘉前來,沉凝說道。
郭嘉攔住趙雲,緩聲道:
“主公稍安,公孫瓚向來如此莽撞,現今當預作最壞之打算,若公孫瓚果真遭遇不測,我等須即刻回防幽州,方為上策。”
“奉孝不必多言,我意已決,與公明速去速回!”趙雲搖頭,攜徐晃、典韋朝袁紹撤退方向疾馳而去。
袁紹聞公孫瓚竟敢追擊,心中雖怒,卻又憂鄴城,遂從許攸之議,留麴義、顏良設伏。
公孫瓚果僅欲追擊,未料袁紹尚有埋伏,須臾間復陷顏良重圍。幸得高順及時趕至,方得勉強苦撐。
趙雲率領大軍疾馳而行,未幾,前方揚塵四起,想必是激戰之所。待趨近,果見高順正率部苦鬥。與公孫瓚一道,已身陷袁紹之重圍。
趙雲沉喝一聲,挺槍衝於最前,徐晃與典韋等將見之,亦士氣大振,隨趙雲左右衝殺,高順見援軍至,士氣復振。
顏良原以為勝券在握,豈料為趙雲此一衝所亂陣腳。
“吾乃趙雲,敵將受死!”趙雲挺槍直取敵軍主將顏良。
“趙雲休得放肆,看刀!”顏良乃袁紹麾下猛將,面對趙雲的挑釁毫無懼色,舞動大刀徑直迎上,與趙雲激戰一處。
二人交手數十回合難分勝負,趙雲使出一招“百鳥朝鳳槍”,槍法嫻熟,看似輕柔實則凌厲,變幻莫測,暗藏殺機。
顏良亦不甘示弱,使出一招“惡虎嘯林刀”,刀法剛猛,每一刀都勢大力沉,猶如能劈山碎石,刀勢威猛如虎。
兩馬交錯之際,顏良舉刀劈向趙雲,趙雲迅速連點,一槍點中顏良刀背,另一槍直刺顏良面門。顏良不敢怠慢,一個側身險險避開長槍。
再次調轉馬頭衝鋒,趙雲虛晃一槍,槍桿忽地從另一側猛力甩出,擊中顏良胸口,顏良應聲落馬。趙雲擊落顏良後,顏良的親衛們拍馬衝出,拼死救回了顏良。
“趙子龍,今日吾雖敗,他日必報此仇。”顏良撂下一句狠話,狼狽撤軍。
趙雲驅馬走向公孫瓚,只見公孫瓚面色如灰,趙雲上前寬慰道:“伯珪兄不必氣餒,勝敗乃兵家常事,日後定能東山再起。”
“此番大敗,瓚一敗塗地,吾大將嚴綱戰死,精銳白馬義從全軍覆沒。此役不僅損失數萬將士,吾弟公孫越亦遭麴義斬殺。”
公孫瓚滿臉悔恨與不甘,對趙雲說道,此時才發現公孫越不在此處,原來已被麴義所殺。
對於公孫越,其實趙雲挺看好的,公孫越不但勇猛,而且不想公孫瓚冷血,更不會魯莽衝動
對於公孫越的陣亡,趙雲心中也是一陣可惜,趙雲對公孫瓚安慰道:“公孫將軍莫要灰心,如今當速速撤離此地。回去重整兵馬,避免袁紹再次來犯。”
公孫瓚聽了趙雲的話,緩緩點頭。眾人整頓殘軍,開始往回撤離。
途中,公孫瓚望著身後寥寥無幾計程車兵,長嘆一聲:“子龍啊,此次多虧了你,不然我恐無活路。但經此一役,我元氣大傷,恐怕難以抵禦袁紹接下來的攻勢。”
趙雲沉思片刻道:“伯珪兄,無需灰心,如今幽州和北方已定,袁紹也經歷大敗,冀州韓馥舊部作亂,段時間不會再北上。”公孫瓚默默的點點頭,不再多言。
趙雲看著公孫瓚落寞的背影,他知道公孫瓚恐怕不會聽他的,畢竟自己的弟弟被斬陣前,嫉惡如仇疵眥必報的公孫瓚,又怎會輕易嚥下這口氣。
行至半途,冷箭突至,公孫瓚身側一卒慘呼倒地。眾人心生警覺,趙雲高呼:“有伏兵!”
須臾,四面湧出眾多袁紹追兵,為首者乃麴義,未料其竟敢孤身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