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第1/2頁)
香港大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在皇家新軍的30兩一把的天價訂單刺激下,實際生產中,只需要15兩銀子的成本。使得工部不但不虧本,反而賺錢。為了籠絡皇家新軍這個大客戶,工部自然是有求必應。更不敢出現所謂的偷工減料了。
不過,皇家新軍為了安全起見,火銃射出了950發子彈之後,統統開始收入倉庫中,進行報廢處理。
這些報廢的火銃,大多數還能夠擁有射擊數百發的壽命,肖圖白找機會看看,以後能不能將這些報廢槍枝廢物利用,銷售到海外市場。
訓練中耗費的火槍嚴重,再加上要給未來做戰備處理。所以才會要其餘工部,每月要供應3000把崇禎八型鳥銃。
除了火槍的訂單之外,肖圖白還重視士兵的防護裝備。所以,更給士兵們訂購了8斤重的棉甲,雖然不如八旗兵15斤重雙層棉甲厚實,不過15斤棉甲是為了防子彈。
而8斤重量的棉甲,主要是用來防禦弓箭的遠端射擊。
事實上,棉甲對弓箭的防護比防彈效能更強,8斤重棉甲至少要騎兵至少要在35米左右,才能夠射穿。
由於士兵本身背著18斤的鳥銃,再加上彈藥、食物、工兵鏟等等各種必備的軍需品也有10斤,這些負重已經達到28斤。再增加8斤棉甲的負重,則有36斤的負重。
這樣的負重情況下,已經很沉重了。再重的話,就會影響行軍作戰能力。
說句不客氣的話,躲在要塞中兵,不能算是精銳。只有敢於在敵人潰逃時,能夠乘勝追擊,擴大戰鬥成果,才是合格計程車兵。要達到精銳水平,那麼則需要一天行軍200裡,進行奔襲作戰。
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講,人類的體力、耐力,並不比馬要差。騎兵能做到幾天之內奔襲千里,其實步兵完全也能夠做到。
問題是,那需要靠著強大的意志力,非絕對的精銳,絕對不能靠著一雙足,一日兩百里,五日千里的對異地展開奔襲!
歷史上,這種步行跋涉,千里奔襲軍隊出現過多次。比如,宋太祖,就曾經率領步兵數日之內跋涉千里,對於燕雲之地的北漢勢力進行奔襲。
明朝初年也能夠做到步兵追著騎兵,一直追擊數百里並殲滅騎兵的壯舉!
也就是說,騎兵對步兵最主要的優勢‐‐機動力!其實不值一提,如果人類步兵達到真正的精銳層次,騎兵跑再快,步兵也能夠在後面追趕!
人類的爆發力不如馬匹,但是人類的耐力遠遠超過馬匹的。
馬匹載人賓士兩個小時,就必須休息幾個小時才能恢復體力。但是人類可以做到10多個小時行軍,稍微休息一下,又可繼續行軍或者投入戰鬥!
不過,長途行軍負重要求的比較低的,負重越多的部隊,消耗的體能越大,越不能支援長途行軍。
肖圖白對於皇家新軍未來的訓練的要求是,在負重36斤的情況下,一日可以做到行軍150裡。
澳門的何塞船長在崇禎九年五月初,再次來到天津,這一次來到了天津總共帶來了5艘大船,可以說他全副家底都帶來了。
何塞船長帶來了帶來了大量的玻璃加工製品,以及各類的西方商品。更重要的是,何塞船長帶來了肖圖白向他預定的大量西方的書籍。
玻璃製品在明朝並非新鮮事物,甚至是玻璃鏡片明朝其實也可以磨製。事實上,在蒙古人西征之後,也將阿拉伯的一些玻璃工匠帶入了中原,使得大明朝時期,有一定的玻璃製作能力。
甚至磨製玻璃鏡片,也開始逐漸的出現了。至在明朝初年,已經有使用眼鏡進行閱讀的記錄。不過,明朝的眼鏡僅僅是單鏡片,一些老眼昏花的老年人,讀文章的時候,手持鏡片進行閱覽文字。
不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