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一縷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下官之見,此計難以改變戰局,甚至有可能還會延誤戰局。碧巖郡一十八座縣府,每處兵卒不過五千,而且均是些武徒武士之眾,面對我大軍確實不堪一擊。但派人少了,猶如此刻面對碧巖郡郡城,派人多了則週轉綿延幾百裡地,必然費時良多,不僅需要分兵把守,且糧草輜重也無法保障,即便贏了也無關大局。除非我等能在極短時日內連下常青、建陽諸郡,方能奏效。此時局面,還需良謀,立解眼下困局才是上上之選。”諸葛應鵠接話道。
“諸葛大人所言,也是末將擔心之處,但若在此遷延時日,卻未能攻下碧巖城,一旦皇朝派兵來援,必然會貽誤戰機,雪上加霜。”隋定青繼續說道。
另外一位將軍張士誠見兩位爭執不下,便開口道:“侯爺,不管是諸葛大人還是隋將軍,他們主要的目標都是在碧巖郡郡城,只是前後攻打的問題。以末將意見,不如趁常青郡還未獲知此處訊息,跳過碧巖郡,直接兵發常青郡郡城常青城,再打對方一次毫無準備。”
“不可,碧巖城此次埋伏,顯然早已知曉我等用兵之事,此事必為鎮海侯逃回後佈置。由此可見,作為鎮海侯所屬封地常青郡,必然也有所準備。一旦我等在常青郡再次受阻,常青、碧巖二郡若前後夾擊,我軍必然陷入危局,則軍心定然不穩,事態發展也將無法預料。”諸葛應鵠又開口反對。
面對寶蘭王信賴的第一謀士,兩位將軍也被諸葛大人的一再反對搞的有點上頭,隋定青直接說道:“那依諸葛大人該當如何?”
“我有上、中、下三計,請侯爺和兩位將軍商議。”諸葛應鵠自信說道。
聽到諸葛應鵠竟然有三條計謀,包括定遠侯皇甫慶光在內頓時兩眼冒光。
皇甫慶光更是急切說道:“應鵠,不要再打玄機了,快快說來!”
“好的,侯爺。”
諸葛應鵠向其恭敬行禮道:“侯爺,兩位將軍,這上計就是直攻安陽。此城非鎮海侯管轄,我等起兵訊息或許尚未傳至,再者之前安陽王帶兵一萬,幾乎全軍覆沒,其本人已薨,守城將士必然空虛,可以說是群龍無首。只需急速行軍抵達此城,或可一戰而定;即使有所準備,徵北侯樓俊欽也在安陽以西,兩路合為一路,十萬之眾,攻打安陽城必然如探囊取物,爾後再攻建陽、常青二郡,最後兵合一處攻打碧巖。中計乃是採用聲東擊西之計,虛張聲勢移兵常青,引誘代姚領兵出城追殺我等,半路埋伏則可一戰而勝,此計關鍵是如何引起出城,目前本官尚無完全之計。下計則是直接前往麟州郡、東平郡,與東路軍合併一處,一路攻打東平、建陽二郡,然後再下安陽城,最後解決碧巖、常青二郡。此計以大軍壓境之勢,行強攻之策,雖然看似穩妥,但時日綿延,後患較多。”
三人見諸葛應鵠說完,均是面露喜色,雖然與最初定計迥然相異,但其上計尤為安全,說不定能夠以極少損失拿下安陽城。
定遠侯高興說道:“應鵠,果然不愧我寶蘭第一智囊!”
兩位將軍也欣喜說道:“諸葛大人果然妙計迭出,我等佩服。”說完二人向諸葛應鵠直接拱手施禮。
“侯爺,兩位將軍,諸葛愧不敢當呀!此番出戰,原本以我計劃,以為能輕易拿下安陽五郡,卻不曾想鎮海侯金絕也是心思縝密之人,加上這代姚素有賢名,最後被其阻住大軍,實乃我之計謀有誤。剛才兩位將軍之言,讓下官茅塞頓開,所以才有此三計,應鵠感激不盡。”諸葛大人也向兩位將軍拱手而謝。
“本次出征,事關重大,你們三人都是本侯的左膀右臂,就應該群策群力,我們才能不負羽皇、寶蘭王重託。以我之見,就按上計之法,移兵安陽?你們看可好?”定遠侯說道。
“我無異議。”“我也無異議。”兩位將軍快速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