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請薛湄回去。
離開了入淮閣,薛湄立在翠竹林前,略微沉思。
“大小姐,怎麼了?”丫鬟彩鳶問她。
薛湄搖搖頭。
她沒有把自己的疑問說出來。
這位親媽,可不像是個信徒。
信徒都是很虔誠的。
大夫人一聽薛湄說要讀經,居然勸她不要讀,這不是信徒的行為。信徒一般都會很高興有人肯加入她的信仰,這意味著女兒對她信任的認可和追捧。
誰都需要認可。
大夫人勸薛湄不要讀,無非是擔心薛湄真的拿經書去問她,她答不上來。
而薛湄提到的《楞嚴經》,是唐朝中期才有的。依照薛湄的判斷,這個年代絕對早於唐朝,所以世上還沒有《楞嚴經》。
《妙法蓮華經》則比《楞嚴經》早個六七百年,它應該是有的。
“這位親媽,信佛信得也太粗糙了,恐怕只知道個《妙法蓮華經》的名,連讀都沒讀過吧?”薛湄忍不住腹誹。
那麼,大夫人躲在入淮閣,絕不是為了禮佛,她到底為什麼?
因為兒子殘疾而心灰意冷嗎?
心灰意冷,不更應該好好禮佛,尋求一種精神寄託嗎?為什麼禮佛只是個藉口,連最起碼的經書都沒看過?
薛湄有點搞不懂了。
她一邊沉默著,一邊往回走。
丫鬟彩鳶還以為她是介意夫人冷淡的態度,便勸她:“大小姐,你莫要難過,夫人一直都是這樣的,都八年了。這八年,哪怕沒有夫人,您不也熬過來了嗎?”
原主今年才滿十七歲。
也就是說,她從九歲開始,這府上最應該庇護她、照顧她的親媽,就拋棄了她;而她應該依仗的長兄,變成了殘疾。
父親和祖母偏袒二小姐,是從一開始就有的;只是,沒有了母親和大哥,原主才去尋求另外的感情寄託。
只可惜,她沒尋到,還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跳樑小醜。
薛湄為她感到難過。
這次和上次去見大夫人,薛湄心口都有種難以言喻的哀傷。這不是她的感情,而是原主的。
“唉,可憐的孩子。”薛湄嘆了口氣。
她年紀輕輕便離開了人世,由軍醫薛湄取代了她,到死都沒享福。一輩子渴求愛護,卻無人愛她。
唯一給過她溫暖的,是偶遇過的瑞王蕭靖承。因高攀不上,那點溫暖成了她孤夜的自我慰藉,沒有讓她胡思亂想。
薛湄想,原主也許並不想知道她母親為何這樣。
在她心裡,八年前,母親就和大哥一塊兒死了吧?
薛湄收拾了心緒,不再多想。
大夫人是人、是鬼,於她無關,反正她沒想在這個家裡待一輩子。
她的目標,是在這封建社會的京都裡,混個郡主噹噹,然後搬出侯府,推掉和溫家的婚約,自由自在。若是有錢,就養幾個聽話的小白臉吧!
hf();